考试首先考的是心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能不能考过,其实考试之前心里是有谱的,这就是“胸有成竹”,心里没谱的就是去碰运气,万一过了呢?在端正态度之后,会有人问每天要看多长时间,书要看几遍的问题,我的意见是:只要你有时间,书看十遍都不为过,你看得越多,过得可能就越大。有的人一遍都没看就过了,有的人看了三遍考不过,前者运气好,后者运气不好,运气我们无法把握,我们只能把握自己。有的人第一年没看书考了58分,第二年认真看书考了52分,什么原因呢?这很正常,出题方向变了,第一年考了你会的,第二年考了你没复习到的。所以提倡四门综合复习,四门没过的正好都要复习,过了几门的不太好复习,复习吧,这门过了,不复习吧,相关的东西没复习到。有一种情况比较纠结,除了实务没过,其他三门都过了。反而要复习四门。
一般情况下,至少书要看两遍,最好看三遍,最近三年的真题要做一遍,最后一定要有一个总结的过程,就是融会贯通,打通任督二脉的阶段,对着目录,要能知道每一节说的是什么。没有人能把书背下来,既然考的是选择题,选不出来可以排除,一般4个选项能轻易排除2个,剩下2个选项容易混淆,错误答案比较有诱惑性,原理难就难在这。80道选择题一定要保证正确率,平时训练的时候,不要指望多选题得分,做一道多选题,相当于做5道单选题!正确率很低!单选题一定要保证对60个,你才有底气过!平时要以70分要求自己,用60分要求自己,过不过很难说。实务是一门文字题,去年考了56分,是因为有几道题不会,写的不多,有点放弃的意思。今年考实务的感觉和去年一样,有几道题一脸懵逼,但是我吸取教训,不会的尽量多写,真是向挤牙膏一样,明明没有答题思路,还得继续扯,能想到的、沾边的就往上写,今年多得5分,就过了。复习一年的时间,其实就是多提高几分的过程,大多数没过的都是考了50几分。说句实话,我觉得55分和65分之间都是同一个水平,但是考试结果截然不同,60分你就过了,59分意味着又要复习一年。
端正了复习态度,再谈复习技巧。大家都是知识分子,记忆的技巧都知道。我举个例子,城市用地分类八大类:G M A U B S R W,谐音记忆法:哥们啊!你不是人喔!记住这句话,谐音首字母就是八大类用地,中类分类归纳一下,合并相同的,也很好记忆!除了理解的,就是记忆的,这种喜欢考的记忆题,一定要想办法背下来。平时背不下来,考试前半小时,突击一下,考完试就让它走~历史名城记忆不要浪费时间,据说有技巧,但我选择放弃。我就混眼熟,几次这种题,跟着感觉走,我都选对了,这是一个谜!
实务这门,你复习到位,60分应该没问题。什么叫复习到位,不是说你什么都会,但要做到一种状态,就是7大类题型,心里都要装着套路,语言要规范,一讲到城镇体系规划,语言套路马上要出来,一讲到总体规划,语言套路马上要出来,常考的点要在脑中闪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毫无准备慢慢想,临考就会慌张,考试根本来不及。我发现最近几年都有几道题摸不着头脑的,读图题,你可以在图里找错误,但是纯粹的文字题,有时候找不到方向,比如让你分析一个城市的性质,比如新建一个历史博物馆,作为规划管理人员,应该做哪些工作。这都是真题,遇到这类摸不着方向的题目,不要慌张,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平时复习的时候你就要留一手,多总结。规划的本质是类似的,原理是相通的。历史博物馆这道题,你就顺着历史博物馆这5个字往下想,历史是要有历史遗存的,你要先了解是什么样的历史吧?是名胜风景还是历史事件发生场所?历史的空间范围你要保护起来吧,选址要靠近历史遗迹吧?如果有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你要划定紫线保护吧?博物馆是个建筑吧?它是公共建筑,是政府划拨用地吧?那要去核实该占多大的地吧?博物馆对周边环境有要求吧?不能放在闹市区,周边环境对它不能有干扰吧?消防、道路、通电通水,配套工程得跟得上吧?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出来差不多了。
说这么多,并不是显示自己水平有多高,况且自己通过的分数并不高。写下这么多感悟,是想总结一下这门考试,给这次考试画一个句号,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