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掀起了一轮城市化的竞争浪潮。在这场浪潮中,几乎所有城市都提出把城市做大做美的长期奋斗目标和定位,其中有建园林城市的,有建生态城市的,有建山水城市的,也有建花园城市的。无论怎样定位,园林绿化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城市竞争呈现出生态化的趋势,因此,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同时也要看到,园林绿化建设在托起城市“绿色希望”的征途中任重而道远。

  一、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所谓城市竞争力,大致可以定义为: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2000年5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城市竞争力全球会议”上提出了城市竞争力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中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投资相对减少,民营投资(包括外资和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市如何吸引投资并利用成功企业的经营经验来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都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要素。用公式表示为:城市竞争力=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其中,“硬”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等。

  归根结底,城市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往往流向人居环境优良的城市。改善人居环境是园林绿化的最终目的,通过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既提升了环境竞争力,又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最终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1.城市园林绿化通过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当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们已将目光转向了人居环境的优化。人居环境优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人、财、物的主要手段之一。很多城市都在争创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争夺中国人居环境大奖或者联合国人居范例奖,这些荣誉既是这些城市人居环境改良的标志,也是一个巨大的招商广告,号召全国乃至世界的生产要素向这个地方倾斜。城市园林绿化不仅美化市容,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与此同时,由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既能弱化沙尘暴的影响,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又能产生负氧离子,有益于身心健康。富裕起来的人都在寻找哪个地方能以最低的成本延续健康的生命,找一个居住环境最好,创业环境最优的地方来学习、工作或者旅游、休闲娱乐成为一种高级需要。所以,人居环境既是重要的生活环境,更是重要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人居环境的竞争,哪个城市环境好,哪个城市就能吸引大量的人才,吸引大量的投资。

  因此,城市绿化、美化和城市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优化理应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着力方向,大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凝聚人气、吸引人才,促进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城市园林绿化通过提高市民素质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园林绿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不仅有益于培养市民社会公德、陶冶高尚情操、增加审美情趣,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爱集体、爱城市的热情,真正做到“人人都是城市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2003年2月,在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大连城市环境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一,成绩的取得与当地政府长期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投入以及市民的广泛参与是分不开的。

  3.城市园林绿化通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提供持久竞争力。城市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例如: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侵袭,吸附空气尘埃,涵养水源,隔离噪音污染,净化大气质量,调节城区气候,减少因建筑物密集而导致城市气温上升的“热岛效应”等。现在我国的许多城市,既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受害者,又是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搞好城市绿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城市抵御外部生态灾害侵袭的能力,减少城市自身排放的污染,减轻或者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危害。

  城市的本质在于积聚人、财、物,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才能发生集聚和增值效应。历史证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在古今中外历史上,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灭大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大范围沙尘暴,危害到一些城市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也向我们敲警了警钟。因此,必须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建立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园林绿化通过带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只是一个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公益事业,而且是一项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产业。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园林绿化设施周边物业和商业的综合效益,而且可以为苗木、花卉、草皮等植物开拓广阔的市场,带起一个很大的绿色产业,还可以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促进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和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民根据城市园林绿化的需求,积极培育树苗和花草,既满足了城市园林绿化的需要,也增加了收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为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纽带。

  三、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城市竞争力

  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在各地受到普遍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景观设计效果差、苗木种类有限,珍稀苗木紧缺、盲目种草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缺口大等等。鉴于此,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1.营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园林绿化建设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生产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树立长远观念,营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比如,在苗木生产基地建设方面,鉴于苗木生产既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又满足了城市绿化建设的需要,政府应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技术和信息支持,引导苗木生产上质量、上品种、上档次,通过适当的扶持使苗木产业做强做大;要打造城市园林绿化产业链,参与园林绿化工作的规划、设计、施工、苗木种植、养护等各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担负起对园林绿化整个系统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运作的使命。

  2.实施园林绿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在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既是公共产品,又是准公共产品,有的还是私人产品,完全可以用市场经营的理念进行管理创新,即实施园林绿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这也是破解城市园林绿化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园林绿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决不是“附属品”。其次,培育市场运作的龙头企业。企业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市场正在呼唤园林绿化龙头企业的产生,比较好的管理运作模式和较好的品牌来进行园林绿化市场化的运作,推动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第三,规范市场运作,加强管理。园林绿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需要较规范的“游戏规则”。从“大园林”的角度出发,规划、土地批租、租赁、绿化建设、养护、房地产、商业的开发等有机的结合,建章立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落实部门加强检查、执法和评审力度。

  3.园林绿化的设计建设要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从生态角度出发,在城市绿化中,要摒弃“重种草轻栽树”的“生态近视症”,植树应该成为城市绿化的首选。这是因为,一方面种树比种草所耗资源少,另一方面,树木比草坪的绿化效果要好得多。同样大的一片树林和一片草坪所产生的作用大不相同,无论是单位面积绿地的制氧量还是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能力,抑或是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树木都要优于草坪。当然,并不是要一味地排斥草坪,关键是要分清主次。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应把提高绿化覆盖率、重视综合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

  4.城市园林绿化既要追求多元化风格,又要体现城市的特色。一个城市无论是吸引人才,还是吸引投资,抑或是发展旅游产业,都需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出吸引力,特色出竞争力。城市的特色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但城市园林绿化是最基本的,也是较容易被城市规划者、建设者所忽视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定位,用园林绿化这种手法来表现,不仅美观而且能通过这种途径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可将这种特有而浓厚的文化韵味与近、现代西方园林艺术相结合,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使城市绿化走上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因此,城市园林绿化要从规划设计着眼,根据各地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人文风情,以“城市生态体系”建设为理念,达到既与国际接轨,又能表现城市的文化特色,最终实现绿化城市、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