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整合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城中村的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正是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了角色冲突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角色冲突同时发生的还有文化冲突。
传统改造往往急功近利,期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城中村居民完成其自身的城市化,事实上一个全新的角色定位需要很长时间,绝非获得一个市民的身份就可以完成自身的城市化。同时在长期的二元制度下形成的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城中村存在现代都市文明与传统农业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渗透在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化整合是解决文化冲突和角色冲突的关键。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我们主要做的就是对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整合。
1.制度文化整合。从制度文化的层面来看,由于户籍和体制的分割,城中村虽然身处于城市当中,却形成了与城市主流文化不同的亚文化,亚文化的主体就是城中村的村民和的“异地”流动农民。因此,人口规模达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并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地区,仍然是农村建制,不能完全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转化。所以,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畸形的社会制度首先要改革。
2.精神文化整合。从精神文化来看,城中村在生活方式、心理认同、价值观念都和城市有很大差异。在生活方式上,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单调,重视情感生活,这与以业缘关系为主导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也正是从心理上无法认同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在价值观念上,城中村居民对于集体的认同感大大高于城市居民,其价值取向的集体性显得也颇为浓重,并且利益目光较为短浅,对于看得见的利益和眼前利益看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传统的“土地情结”使得城中村居民形成了乐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城市文化显得格格不入。
针对农村和城市两种文化的差异,需要对城中村居民进行城市文化宣传和学习,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促其共建和谐城市。
(二)以人为本,发挥社会工的作用
对于角色冲突和文化冲突的解决,社会工作在村民角色冲突协调方面可以进行有益尝试。
1.从宏观来看,社会工作的作用是促进制度变更和创新。加快制度改革步伐,废弃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加大农村各种保障制度建设,使得城中村居民能够在制度层面和市民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城中村居民城市文化认同感,以社区为主体,各种非政府组织作为辅助,努力改变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认同城市文化,重塑城中村居民的价值观念,增加市民与城中村居民的互通,增强两种文化的互动,完成文化整合,实现人的城市化。
2.从中观来看,重建社区文化,让城中村居民接受新的社区文化,促进自身角色的转变。首先,应该加强社区建设,社区作为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地方,对于城中村的文化重塑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常举行社区活动,加强居民的参与互动,潜移默化改变其原本的文化认同,使得其接受城市文化,转变其角色认同,减少社会冲突的发生。其次,加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助人自助”宗旨下,帮助居民重塑城中村的文化。再次,重建社区文化须招募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并有社会工运用社区工作来组织社区文化重建。在专业社区工的努力之下,使原来的社区文化完成重建,逐步和市民社区文化完成对接。
3.从微观来看,帮助城中村居民完成角色转变。对于城中村的物质形态的转变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村民的角色转变培养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社会工可以通过小组或个案,在工作中定期、不定期对城中村居民进行新角色认同感的培养,让“村民”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已经转变为“市民”,培养其在新角色下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模式,减少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冲突。社会工还可以利用专业的知识来对城中村居民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新角色的适应能力与扮演技巧、角色的交流沟通技巧、压力缓解技巧、进行新职业的培训等,还可以定期举办职业培训班,增强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