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组织与社区建设
城市体制改革对城市基层社区的影响
以街道和居委会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模式始创于新中国成立初年,并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而进一步得以普及和确立。尽管这种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始终是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以“单位制”为核心的
传统社会管理体制下,它也始终是“单位制”的一种附属物或补充物,带有一种边缘性制度的性质。
“单位”是我国当代社会生活中广泛流行的一个名词,它主要指人们就业于其中的社会组织或机构,如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研究所、文化团体、党政机关等。“单位制”则是对国家以每个具体“单位”为中介来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一种社会管理体制的简称,它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各个单位都程度不同地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是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小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基层社区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只能成为各个单位下属的结构部分或环节之一。
1980年代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我国城市居民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现象。这些新的问题与现象对既存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挑战:
(1)城市居民中“单位”外人员增加。这部分人口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显然要依靠基层社区组织来加以管理。
(2)“单位制”的改革,使许多原来由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渐外移。“单位”的社会职能弱化以后,职工的相关社会需求只能到单位之外的社会上去获取满足,另一方面,职工生活与行为的有关方面也只能通过单位外的其他机构来加以管理与控制。在这两个方面,将更多地依赖城市基层社区。
(3)人口的老龄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正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城市社区尤其如此。大量离、退休老人的出现,为单位和城市基层社区带来了服务与管理上的巨大压力。在单位社会功能趋于弱化的情况下,这些压力将更多地向基层社区倾斜。
(4)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等制度的弱化和变革,我国人口的地域性流动率尤其是城乡流动率大为提高,且主要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大量的外来人口,从环境卫生、治安秩序、居住交通、计划生育、就业安置、人际关系、子女教育以及日常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向城市基层社区组织提出了新的问题,原有的那套以城市固定居民为对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需要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