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随着时间推移,某一社会的人口逐步集中于高人口密度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人口由农村迁移到城市的过程,成为城市化。
2.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具有特殊价值的城市文化景观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1)文物古迹的特色;(2)自然环境的特色;(3)城市的格局特色;(4)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及绿化空间的特色;(5)建筑风格及城市风貌的特色;(6)名城物质及精神文明的特色。名称保护归纳起来有三种模式:全城保护、点线面保护、网格式保护。城市是一个发展着的整体系统,历史文化景观的建设不仅要保护具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更应在新的建设中继承和发展城市的传统特征。统一协调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现代的建设体现传统文买的延续,创造整体和谐丰富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环境。
3.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存留下来的连片的建筑群体,而不是单幢建筑。他保存这座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信息,能反映这座城市的特色与风貌,并且有居民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存活动,是作为有生命力的城市的一个做成部分。
4.风玫瑰:累计某一时期各个方位风向次数,并一各个风向次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总次的百分比之来表示,所绘制成的风向频率图称为风玫瑰。
5.管线综合:就是指搜集城市规划区内各单项管线的现状资料,规划设计资料,并加以综合分析研究,解决他们在规划设计中的矛盾。
6.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与交通网络有关。
7.住宅区:是指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比较独立的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
8.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相互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是以强调基本生活环境完善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的居住用地的组织方式。
9.城市结构:是指城市的各物质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地域空间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通常是指城市形成过程中主要用地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10.区位:是指城市功能活动的空间外部联系性.包括可达性,互补性,排斥性三个要素。
11.区划:城市用地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地块范围,叫区划,包括行政区划,用途区划,地权区划。包括区划文本和区划地图。
12.区域规划:就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13.土地开发:土地开发包括道路,市政设施建设,场地平整和清理,通常称为七通一平或基地开发,将生地转变为熟地.土地开发是建筑物业开发的先决条件。
14.配件水平:是指住宅区配件的各类和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与居民区人口规模向适应。同时应与住区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
15.逆城市化:也成为郊区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绝对集中和相对集中以后的一种离心分散阶段。表现为人口商业工业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外迁。
16.城市居住区:是一个在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地区。
17.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所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8.市域规划:是指在城市所在的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和数个城镇之间,城镇于城镇群体之间,城镇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19.道路红线:城市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界线。
20.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护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内能获得所需要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2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威胁的发展。
22.分区规划: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规划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23.邻里单位:是一完备基本生活环境和强调社区生活为主旨得居住用地组织方式。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人们相互之间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是社区的一种形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社区的一个基本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
24.城市规模:是指城市的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两个部分。
25.土地极差:不同的土地或同一块土地,由于土地肥力,相对位置,开发程度,追加投资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别,称为土地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