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人类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一般说来,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2.地理位置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城市地理位置就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定点。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3.社会经济历史基础
  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布局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因此,社会经济历史基础是城市产生发展的根本前提。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随着长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规模不等的大、中、小城镇,其中绝大多数城市是长达一二千年,甚至三四千年以来先后建制的不同行政等级的政治中心,或者是边疆重镇和战略要地。

  4.交通运输条件
  所有城市原则上都要求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海交通要道发育壮大起来的。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到近现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铁路是现代快速、大运量运输的主要方式。自19世纪中叶开始,铁路便已深刻影响西方城市的诞生、兴盛,并在20世纪初导致了城市的大规模郊区化。城市与铁路的关系也有不同类型。若城市处于铁路网枢纽位置,通达性好,腹地范围广大,便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伴随看汽车时代的来临,高速公路的大规莫建设以及快速高效的航空运输的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手段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城市的地理区位。

  5.信息技术条件
  自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了以微电子、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人类社会迎来了信息经济时代。
  与工业社会不同,信息社会的特征将会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类社会的空间组织形态。知识成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知识为主导的信息服务经济将代替制造业经济;与此相适应,劳动力的主体将不再是工作在装配上的普通工人或熟练技术工人,而成为信息工作者;经济活动不再以现金交易为主流,而代之以信息的流动,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活动不局限于一国之内,决定性的是跨国经济或全球经济,贸易有了很大发展,生产过程本身也跨国化,不仅存在来料加工形式,也进口越来越多半成品部件用以组装成品;经济组织形式主要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制度经济;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技术扩散的高效性,在信息社会中,无论个人或公共部门都可能变得空前富裕,且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空间组织形态也会发生空前快速的变化,其特征不是呈自然级数变化,而是呈几何级数变化。

  6.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和其所在区域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城市往往由商品集散地演变而来;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以区域内工、农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为前提的;区域内自然风光与人文要素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影响城市发展与布局;因一些特殊的区域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