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的基本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和区域之间的这种双向联系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它们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可以这样说城市是区域的缩影,是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每个城市的特点。
这里不可能充分展开讨论每个区域因素与城市群体分布的关系。实际这些因素都是结合在一起综合发展作用的。为什么同一个江苏省,南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部的徐淮地区有明显不同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为什么四川的城市分布有盆地内和盆地外的显著差异,而云南省的城市分布却基本上均匀分布,没有集中区域呢?为什么东北有我国最高的城镇化水平,而西南却最低呢?许多这一类区域性的城市现象,除了历史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不同区域影响的原因外,就只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忽视区域条件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发展,中国是有过教训的。中国六七十年代曾经耗费巨资而进行的三线建设,不完全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布局和城市发展脱离了区域条件。许多星散在西部深山沟中的军工企业和机械制造工业,常常原料来自东部,产品也主要流向东部,既脱离区域的资源优势,又脱离区域的消费市场。这些需要密集技术的工业却被包围在边远山区教育和技术水平非常低下的文化氛围中,工人技术人员也要大部来自东部发达城市。在管理体制上,它们也是自成体系,自成社会。本来工业是现阶段促进我国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然而,这种单纯以地形隐蔽为前提的不顾及区域条件的新工业,犹如大海中的孤岛,没有生命力。这些集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工业点,游离在区域之上,与区域之间没有紧密的双向联系,因而始终不过是一个工业居民点,形不成完整意义上的城市。许多难以为继的三线企业,已经被迫转产适应地方资源和市场,或者搬迁到附近的大中小城市,以便使它们成为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