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经济的部门划分
人类正常生产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场所和生活居住场所在空间上的合理结合。任何类型居民点的分布和结构形式要和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应,要和他们所采取的交通方式相适应。
农业和非农业是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类型。农业是人们通过劳动去强化或控制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生命过程,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活动,这就决定了农业活动的主体分散于广大的“面”,而服务于“点”。一般要以分散聚居的形式来组织生产和生活。非农业活动由各种工业和服务业所组成。他们把天然的或人为的各种物质通过力学的、物理学的和化学的处理和加工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为人们提供各种劳务。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必须集中于“点”而服务于“面”。一般以集中聚居的形式组织生产和生活。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经济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是世界上通行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又从中划分出第四产业甚至第五产业。目前中国的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指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各业都属第三产业,其中又可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①
在大的产业部门下面,国民经济又分成若干行业。各国的行业分类也不完全相同。中国经济(包括城市经济)的行业分类目前分为13个门类,即:①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②工业;③地质普查和勘探业;④建筑业;⑤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⑥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⑦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⑧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11)金融、保险业;(12)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行业。;
在13个门类内部又可以分成75个大类,314个中类,668个小类。②以工业为例,最新的分类体系把工业分为40个部门。
每个物质生产部门可以用产值或净产值来衡量它们的经济活动量,非物质生产部门可以用纯收入来计量它们的经济活动量。
货币形式的城市各部门经济活动量的资料常常不容易收集。考虑到所有的经济活动无不通过劳动力来进行,城市劳动力的数量大小是城市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劳动力在各经济部门的数量是更加常用的衡量城市各部门经济活动量和城市经济结构的指标。
城市按各经济部门本身的特点而进行的部门分类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种分类只说明城市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数量,不能说明这些产品和劳务消费在什么地方。
另一种城市经济活动的分类包含了城市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区位因素。这是研究城市经济活动更重要、更有效的一种概念。
(二)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它服务的对象来分,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另一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基本部分的服务对象都在城市以外,但细分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离心的基本活动,例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另一种是向心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或接受医疗、教育。
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细分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
虽然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不言而喻,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图32)。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就会使城市这架复杂的机器运转不正常。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比例关系叫做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比)。例如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它产品的80%供给外地, 20%在本城市消费,则钢铁工业部门在本市的B/N比是1∶0.25,或10O∶25。也可以按该部门产品从外地和从本地获得的收入来求取B/N比。更多情况下是折合成劳动力来表示B/N比。如果城市各经济部门都把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即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比。
现代城市的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外地服务又同时为本地服务,不过二者的构成状况,即B/N比可能很不相同。有时也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然而不应该把城市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基本部分和基本、非基本部门等同起来。
一个城市,如果它的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的要发展。如果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如采矿城市因矿产资源的耗竭,港口城市因港湾淤塞或腹地丧失,加工工业城市的输出产品失去竞争力等),同时却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这个城市就无可挽回地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这是一切城市成长发展的机制。
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概念最早是1902年萨姆巴特(W.Sombart)在德国提出的。①后来这个概念通过城市规划进入英、美等国,经过海格(Robert M.Haig)②和霍伊特(Homer Hoyt)③等人的发展,成为著名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这一理论在50年代也开始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用来预测城市人口,这就是所谓的“劳动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