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京低碳城市建设从技术层面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等的总和,是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城镇特别是特大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温室气体急剧增长,低碳化建设刻不容缓。北京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因其在技术等层面的优势,应当从改进经济、能源、低碳产业、交通、建筑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技术人手,为其它大城市低碳建设提供技术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低碳的含义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太阳短波辐射可以穿透大气中的水蒸气、臭氧、二氧化碳等气体到达地球,使地球表面升温,这些气体同时会吸收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长波辐射,使地球表面热量无法排出,与温室作用相似,被称为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其他温室气体还包括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由于人类大量开采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特别是直接燃烧利用煤炭等能源,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全球排放量大,增温效果明显,并且比较稳定不容易转化,成为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因此我们说的低碳中的“碳”主要指二氧化碳气体。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首先发生变化,目前为止发达国家的累计排放量大概占80%。现在随着全球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发生变化,相当一部分碳排放比较大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碳排放比重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情况极为严重。

2.大城市低碳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世界人口的多数都聚集在城市,从全球范围来看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数的50%以上,而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更大的比例,占总排放量的80%,人均要比农村排放量多三倍左右。同时城市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地,低碳可以说本身就与大城市息息相关,对气候变化也应该付更大的责任。

大城市本身也因为发展的模式等存在更多问题,比如人口众多,因为生活方式不同人均能源消耗更大。大城市和地区规模大,特别是一些发展时间比较久的老城市,最初的规划不尽合理,空间结构复杂,功能区的划分也有不合理之处,工作和生活区往往距离很远,导致平均出行距离长,耗时长,以及带来相关的汽车拥堵问题,这些都意味着比小城市更严重的能耗和污染问题。北京市就存在比较严重的大城市病,空间结构主要是单中心集中型结构,以单一区域为中心向外围摊大饼式地发展,这种结构容易造成交通不顺畅。因为环境、拥堵、生活成本等问题,大城市会面临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北京和其它大城市也有如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等优势,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包括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起到带头作用。

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构成中,交通和建筑占据主要部分。因为重视碳排放问题,高碳排放行业逐渐减少、迁出,大城市工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逐年下降。因为接受了一些高碳行业的企业,一些中等城市的污染正在加重,要全面改变这种状况,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另一个研究领域。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言通过技术减碳节能,相关的技术经验也可以在其它地区推广。

3.技术上实现低碳。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大城市要注重空间规划,推广建筑节能的技术。科学的城市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就业布局、绿化空间布局、居住布局、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如自行车出行)规划等,这就可以保证在宏观上,居民可以便捷出行,减低能耗。如规划最高效的城市公交系统,改善公交出行的舒适度和便捷性,公交系统率先使用低碳能源。另外可以强化智能交通信息管理,研发新的技术及时反映交通情况,指导居民出行。划分城市功能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在屋顶、各种可能的空地进行绿化,在屋顶的绿化可以大大减少住户特别是使用空调的时间,大面积的绿化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新建的住宅应当有相应建筑节能的标准,老的小区也可以通过技术加以改进。

其次,要广泛应用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现在使用的比例还是比较低的。而且,目前低碳能源、低碳的交通工具的研发已经有很多新的成果,但这些普遍有一个问题是成本比较高,如何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是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如电动汽车,不仅成本较高,可供充电的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加之北京大部分小区停车空间不够,很难保证用户有独立便捷的充电条件,这些问题也有待新的技术来解决。

第三,提高循环再利用、废物处理等技術水平,并形成一整套系统,高效运作。这可以涉及一系列相关的技术如工业余热回收技术、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雨水再生水利用、水质治理与保障等。

第四,依靠技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形成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本身就会带来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和经济推动力,如低碳的电力、交通、建筑等行业都可能有质的变化和全新的开始。北京“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围绕系统集成、成套设备供应、整体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环节,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技术服务企业。‘北京可以作为一个低碳发展的技术中心,向全国输出技术和服务’。

 

第2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正面临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压力及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压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城市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逐渐步入高速发展黄金时期,但是经过几十年粗放式发展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源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客观上的日趋严重,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20世纪20年代以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與生物圈计划’研究课题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重要概念,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组织、自催化的竞争序主导生态城市发生和发展,以及自调节、自抑制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效利用,自然的演进过程也得到保护和发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城市化区域、城乡复合体,城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城与乡只是分工上不同,与传统城市和乡村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本质区别。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城市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从综合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是多维度的集合体,具有完整的系统性,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塑造城市外在形象的内容,还包含了生态文化在公众中的普及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也是实现人与社会,资源分配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承载环境的能力,实现资源和生态的科学合理配置,它是一种在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城市发展模式,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持续性。

(二)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与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入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居住区,文化是生态城市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和谐内容。生态城市与现代城市高耗能、非循环的运行机制不同。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等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2、系统平衡性与转化高效性

系统平衡性,主要是指在城市这个复杂系统中,环境胁迫与承载力、资源利用与更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本质上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生态城市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循环过程中,生产和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经过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返回到生态系统,保持整个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改变了传统城市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而造成的生态系统失衡,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发展的新秩序。这是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的本质区别之一。

物质转化高效性是指自然物质和经济物质,即资源和产品,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循环的过程中,实现投入少、产出多、废弃物排放少或“零排放”,主要体现在城市系统之内,在信息流、能量流和价值流有序流动、交换和转化的过程中,减少资源和能量等各方面的损耗以及对城市的破坏。生态城市改变了传统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通过物质、能量有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各行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3、运转可持续性

运转可持续性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性。在生产领域,通过各个产业的改造和重构,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在消费领域,通过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城市的运转可持续性具体表现为:生产的共生性。生产领域中,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建立物质交换关系,形成共生组合,实现整个城市生产系统的循环化和生态化;消费的绿色性。实行绿色消费,逐步形成循环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或绿色产品,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与利用体系的建立,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生产与消费的互融性。通过生产和消费两大经济领域之间的相互流通和融合,不仅使消费过程产生的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流入生产领域进行再生产,实现生态城市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的“大循环”。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城市生态学理论

城市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复兴于70年代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引起的系统生态学研究,繁荣于80-90年代的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现象的加剧,各种城市问题愈趋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性措施。城市生态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受到环境科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耗散论、突变论、协同论等所谓的“新三论”学科的有力支持,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的一种新理论。归纳起来,城市生态学理论主要包含如下要点:城市生态学理论把城市看作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而成的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它不仅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还包括了人类和社会经济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物质能量的生产代谢、生物化学循环,以及资源供需及废物处理系统,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城市生态学理论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特点。即以人为主体;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密度高、运转快,且具有高度开放性;具有自我驯化的特点;具有多层次性,各层次子系统的内部,都有自己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各层次之间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领域的应用,这是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在充分认识到城市在其发展历史中的各种”城市病”及原因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即它在强调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质量的不断提高,包括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生态结构质量、城市建筑的美学质量城市的精神文明氛围质量等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丰富,同时又具有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时空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不仅要满足当代人、本城市的发展要求,还要满足后代人、其它地区发展要求;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协调,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主要通过限制、调整、重组、优化城市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其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得以永续利用,并借助一定的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其中城市政府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位力量;

(三)城市生态规划理论

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城市生态规划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城市生态规划致力于城市各要素问生态关系的构建及维持,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并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亦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城市生态规划首先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強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

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概述

生态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各个国家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都不曾停歇,并取得丰富的成果。美国在西海岸的海滨城市伯克利通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调整城乡空间结构,对波特兰和克利夫兰大都市区制定详细计划成果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的问题;巴西的库里蒂巴通过公交导向式城市开发规划、社会公益项目和市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将建设放在解决城市能源和资源问题上,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真正降低社区费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阿德莱德市通过制定详细建设原则和衡量标准,解决了城市资源问题;除此还有日本的九州、丹麦的哥本哈根、印度的班加罗尔、新加坡全岛等等。他们都将生态城市的理论贯彻在实践中,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寻求突破,得到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的丰硕成果。在国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北京、天津、上海、长沙、宜春、深圳、马鞍山等城市都相应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分析评价和对策方面的研究。此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试点建设。江西宜春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市的试点,长沙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编制,使中国的城市生态应用研究从分析、评价阶段向综合规划、统筹建设的阶段迈进了一步。进入1990年代,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许多城市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并开展了生态市规划与建设的实践,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厦门(海湾型生态城市)、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和北京(绿色生态城市)等城市。

四、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我们要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绿色城市,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人类居住环境,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的共赢。

(一)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形态。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分子。任何人都不能置身其外,只享用成果而不为之努力,甚至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阻碍者、破坏者。只有全社会和每个人都真正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思想共识、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才会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也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

(二)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政府应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力度、有效的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国家应提升国家环保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地位。实质性的参与国民经济决策活动,重大项目从初步方案拟订就应征求国家环保总局的意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队伍的建设,完善体系、加强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和敬业精神;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中设置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构,负责政府各部门间管理职能的协调和监控,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强调城市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为中的地位和责任,制订和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

(三)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机制。

健全“统一监管、分工负责”“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国家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监督,纠正其执行不到位的行为,特别是纠正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不当干预行为。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环保举报投诉热线畅通工程,精心做好环境权益被侵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受理督办落实力度。发挥好公众、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推行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


第3篇:生态城市建设离不开治理创新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深圳市较早感受到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较早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较早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

深圳市毗邻香港,两地不仅经济、社会合作密切,政府间互动交流也很频繁。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深圳市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污染控制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治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城市建设也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推进生态治理创新,开发新的治理工具和手段,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生态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導并不意味着一声令下就可建成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环境保护,然而,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却仍是很多城市挥之不去的政策议题。严峻的现实表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改进城市环境,离不开治理创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手段和行动路径。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短板,合理规划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要求彼此之间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其中,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导向和路径依赖作用,一旦决策失误、导致发展失衡,城市将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深圳市在十年前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在城乡发展规划中,注重研判资源和环境的短板,守住生态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留住青山碧水,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其次,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明确重点发力点,选择优先行动领域,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牵涉到方方面面,在规划时应突出重点,明确优先行动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不同城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性,建设生态城市需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宜的行动领域。深圳市以大气质量提升、水质提升、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禁行黄标车、扶持新能源汽车、健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污染预警体系、完善污水处理厂布局、推进公园绿地与生态绿廊贯通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力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最后,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发挥多方行动主体的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合作治理格局,从而形成合力。传统行政管理将政府视为唯一的责任主体,凡事由政府包办。随着公共事务的复杂化,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各类公共问题和挑战。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改进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动员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构建跨界运作机制,发展合作和伙伴关系。深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一方面,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整个社会增强环保意识,营造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市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支持低碳节能产业发展,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参与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为生态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的持续过程,它没有终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生态城市既要利用新技术,也要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既要确立阶段性的目标任务,也要创新治理手段和工具,提升执行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老百姓能够看到改进、看见成效。

 

第4篇: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优化研究

城市开敞空间(UrbanOpenSpace)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空间类型。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飞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逐渐渗入城市规划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思想里。

结合我国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开敞空间理解可以大致表述为:城市开敞空间通常是指允许公众自由出入、配置一定的公共设施、一定规模的自然或人工生态基底或当地人文内涵,方便居民生活并具有一定景观特色的地段或区域。

一、生态城市建设呼唤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优化

1.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与要求

(1)目标明确,根据城市发展阶段和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切实有效地改善目标。

(2)建设标准,提出适合一般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融入其中。

(3)倡导生态建筑,主要从建筑材料和建筑表体空间加以控制,迎合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

(4)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高度融合,从尺度感和空间感来营造城市的开放空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支持。(5)保持城市特色、民族风情,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为市民营造先进、多彩、健康、宜居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

(6)建立完整的城市保障体系,城市规划管理倡导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的力度,提高城市的自律、自控、自组织能力,营造和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平台。

2.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优化的必要性

城市开敞空间是城市市民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共生的纽带,是改善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布局的调节器,也是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的目标逼近,强化城市建设的生态学思想、促使城市良性发展,进入可持续状态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亲近大自然、舒畅心灵、相互交友的平台,改善城市景观、丰富城市生活;市民通过智慧的双手维护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环境向对市民生活有力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开敞空间的内涵

1.绿色开敞空间

绿色开敞空间主要有绿地、园林和水域等三大主体要素组成。绿地要素主要有道路和河流水系防护绿化带,以及街头和庭院绿地组成,城市内部的绿地主要以生产性绿地为主,属于人工精心培植、浇灌出来的绿地系统,担负着改善城市小气候,如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固化植被、防水固土、美化城市等功能,绿地的花草树木还可以使市民赏心悦目、舒畅心情、增强市民的幸福指数。

2.灰色开敞空间

灰色开敞空间主要有对外交通空间、城内交通空间、广场停车场等三大要素组成。对外交通空间主要有铁路及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飞机场、河海航运码头等,主要担负城市的对外交通联系,运输大宗货物和旅客,加强城市与外部区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加速城市的发展。

3.郊野开敞空间

郊野是相对于城市建成区而言,指建成区以外的区域,所以城市郊野开敞空间主要包括农田、林地、滩涂沙地、山地丘陵、河湖水系(建成区外)、风景游览区等组成。郊野开敞空间距离市民相对较远,面积较大,市民利用率较低,但是它对城市的正常发展提供不可忽视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吸收城市噪音,降低工业生产时所排放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等“三废”物质对城市的污染。

三、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要素优化

1.绿色开敞空间优化

优化绿地系统,禁止一切行为侵占绿地指标,严禁任何侵占、污染水體的行为。在未来20年内,争取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提升到20%-25%和15%-2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m2以上,统一进行街道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的植被更新,调整结构,新开道路选择行道树和绿化隔离带应与道路两侧建筑单体协调统一,道路绿化要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积极推动棚户区改造、新建小区、单位庭院和普通居民院落的示范性专用或者附属绿化,经过评比选择适合街区风情的样板,予以推广。

2.灰色开敞空间优化

综合分析城市灰色开敞空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重点优化落实以下意向:(1)遵循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优化配置灰色开敞空间。(2)在不损害绿色开敞空间的基础上,通过空间优化促使道路、广场等灰色开敞空间与绿色开敞开敞向一体化方向发展。(3)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灰色空间优化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游憩空间。(4)通过灰色开敞空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塑造城市形象。(5)从城市整体功能布局出发,优化对外交通、对内交通、广场停车场的协调发展,横向、竖向、环形交通系统的有机结合。

3.郊野开敞空间优化

“郊野”开敞空间顾名思义是由围绕在城市建成区周围的水体、农田、牧草、林地等开敞空间组成。城郊农田、林地等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的天然氧吧和空气过滤器,降低城市运行过程中排放的碳硫化合物,防风固沙、防洪固土,调节生态平衡,维护城市的良性运行。优化郊野开敞空间主要是从禁止城市建设过程中侵占森林、农田、牧草指标,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苗圃培育面积,为城市绿化提供幼苗,优化布局“郊野”深入市区的绿楔,连接市区与郊野绿色基底成网状形式发展,疏散市区的污浊空气,引入郊外的新鲜空间,使郊野开敞空间真正起到空气净化器的功能。

四、结束语

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核心边缘理论和地域分异规律为平台,遵循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等原则,本文主要完成了一下任务:(1)优化绿色开敞空间,花草水木浑然天成,点、线、面密切结合,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绿色基础;(2)优化灰色开敞空间,做到对内交通、对外交通成方格网加环状形式与广场停车场协调配合,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灰色基础;(3)优化郊野开敞空间,农田、森林、草地相互映衬,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郊野基础;(4)城市开敞空间一体化,绿色、灰色、郊野三个开敞空间元素协调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奠定生态基础。

本文着重强调,通过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优化来加快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解决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而推动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