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经过工业革命以来的长期掠夺和无休止的开发,各种资源危机和生态问题不断涌现,人们已经开始进户能源危机了。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更加紧缺,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人们住宅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住宅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能源。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建筑的主旋律,在房屋建设中不仅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各种能源的利用率,还要充分的利用各种再生能源。本文对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方法阐述,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随着各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仅要充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同时要以再生能源为基础,促进建筑形体和空间发生极大的变化和变革。建筑在当前人类生活中是主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应用活动之一。据统计,人类的建筑活动所使用的自然资源占据自然资源总量的40%,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方式。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重返绿色和自然是当前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基础,同时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发挥着日益重视,使得绿色自然环境能够渗透到建筑的各个环节当中,形成合理的有机融合。
1 绿色生态是未来建筑的使命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是历史的使命,同时也是人们的主要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年建筑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同时读一资源的消耗总量也在世界的前列。在我国的建筑开发和设计中,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确实相当低,也就是说,在当前我国的国土面积资源的消耗中无法满足日后后代发展的需求,甚至是多数资源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现象。因此,绿色建筑是当前建筑应用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未来建筑的重大使命,其主要的方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文明发展史角度看,人类在发展文明史中,经历了从愚昧、野蛮逐步朝着聪慧、文明发展,同时更是从渔猎文明足部发展到农业文明,乃至当前的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每一次文明的发展都是一种技术进步的革命,同时也是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提升。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提升促使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动者社会关系的不断变更。目前的工业文明虽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危机的存在已成为当前人类发展和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当前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人们不断的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生态化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人类发展的必经之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各种住房环境、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以及其他各种硬件设施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和设计中也逐步出现了各种个性化和新型化的发展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要创造出风格、意境和情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形象简洁,造型亲切,经济适用,功能多样,材料自然,节能环保,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的绿色、生态住宅建筑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2 21世纪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应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
(1)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2)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
(3)树立建筑材料和蕴含能量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温能耗、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尽量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4)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5)减少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
2.2 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方案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l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据报导甚至在一些城市住宅的实际使用寿命只有30年,这种现象是对有限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人们迫切地要求提高住宅的耐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2.3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适宜建筑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安排的合理有效,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适宜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
3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特点
(1)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
(2)整体考虑,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
(3)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
4 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方法
4.1 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设计之初规划先行,应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地块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根据当地气候、日照标准及风向特点选择适宜的建筑布局形式和合理的建筑物间距。尽量适应现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建设过程中的土方工程量,减少对即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用地范围内的历史遗迹和原生植被,使其成为规划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保护并回收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基地设计中尽量减小对区域内现有植被的破坏,并利用如生物保持、生物湿地、透水砖、绿植屋面等天然雨水处理系统净化地表径流并增加回灌地下水。尽可能利用透水材料及现有的排水模式,在空间允许的地方利用草地替代路缘石和排水沟将雨水集中流动降到最小,从而使雨水流经有植被的区域并回灌到地下水。
4.3 提倡灵活设计
通过标准规划和适于加热、通风、空调系统、动力及通信系统的灵活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未来需求的灵活可变的设计融入发展之中。采用适于扩展的设计,以利于未来的扩展及改造,从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建筑寿命。在设计中避免使用改造难度大、造价高的埋入式固定电缆、管道系统和暗槽。对于需要较长使用周期的设施应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建筑系统易于进行定期维修和选择性的更换。
5 结束语
绿色神态理念已成为日益改变整个人类思想和观念的国际潮流,同时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的应用,促使着国际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新世纪人鱼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道理。未来是与生态息息相关的,相信,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