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信息化的不断冲击下,BIM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建筑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充足的设计依据,有效地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所以相关工程人员需要加强BIM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才能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方案;信息

前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BIM技术在我国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运用BIM技术,可以在进度控制、节约资源、改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通过软件的支持,建筑设计者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建立一个三维立体的建筑模型,并根据此动态调整和模拟整个设计思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1BIM技术的内涵与特点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模型,是设施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现。采用BIM技术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仅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而且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作效率和最终成果质量。从另一个角度看,BIM技术也是一种CAD技术,它依靠建筑设计对象,能够用数字来描述建筑信息,并把所有的建筑信息集中到一个虚拟模型中,这也是国内建筑业的重大变革。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合BIM技术,将工程内部的物理特性、材料特性等虚拟模型中的建筑信息进行收集。BIM技术不仅可用于建筑设计,也可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和成本分析等领域。因为施工本身的周期太长,而BIM的存在可以帮助施工单位进行一体化管理,模拟实际施工运行。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从而提高整体设计水平,减少工程预期投资,强化整个工程的效果。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基于虚拟平台的建筑物实体仿真模型,对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为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建筑方案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2.1仿真模拟分析,选择优化方案

设计方案时,需要建立基于BIM建筑模型的核心平臺,所有建筑信息都包含在BIM建筑模型中,包括建筑物的力学参数、物理特性、材料特性等。具有绘图功能的BIM技术,可对点、线、面进行独立操作,若涉及建筑物改造,只需调整结构,且所有相关数据都在一个数据库中,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高的集成性。采用BIM技术,可以实现仿真性的气候模拟和结构模拟,即将三维建筑模型与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日照、风向等因素相结合,为设计者提供无限接近现实的动态模拟图像。将Revit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功能与Ecotect气候工具的WeatherTool功能相结合,相关人员可将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的具体参数代入到计算机模型中,再根据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风向、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变化,最终确定现行建筑形态方案在采光、通风等方面的可行性。

参数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模型与各个图元之间的联系,利用系统自行建立或根据实际情况人工建立。使用BIM技术修改参数比较方便,参数信息可以相互反映在数据库中。

设计者可在计算机系统中完成设计所需的自然环境考虑,进而进行设计优化,调整距离等手段。我们所说的建筑间距,是指在同一建筑区域内,建筑物间的实际距离,它决定了建筑物使用者外部环境的可见性和光照度,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经验。通过Ecotect软件的“阴影范围”模块,将不同时间和太阳高度的建筑阴影分布具象为BIM技术模型,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建筑间距规划方案。由此,一方面避免了建筑物间的间距过小,造成不必要的视线遮挡;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建筑物间距离过大,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绿色建筑目的。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数据参考对比,协助设计者完善优化设计方案,运用BIM分析工具,对降温、供暖需求进行分析,确定日照指数,选择适合建筑节能的具体设备。在工程建设中,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工程上对BIM技术所建立的三维空间立体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该技术利用各种施工数据构造出三维立体模型,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建筑构件的各种内容,当设计人员发现某一施工作业存在错误时,只需对三维立体模型进行修改,即可有效地确定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2.2工程数据唯一,数据信息动态关联

实际工程施工中,采用BIM技术,对建筑信息进行集成,建立单一的工程数据源。建设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各主体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配合。利用BIM技术可以使相关主体之间相互协作。实施BIM技术应用,需要以虚拟平台为设计基础,构建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加强各项目间的互联互通,保证各种信息能够正常传递,实现信息共享。采用BIM模式时,建筑工程的设计内容可放入关联模型文件中,且模型文件与数字化建筑信息数据库的功能一致,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为此,将BIM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设计功能与建筑的形态设计相结合,能完美地将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以造型的形式呈现出来,满足不同角度、不同视点的模型观察需求,帮助设计者快速发现设计方案中的缺陷,为设计细节的细化和调整提供极大的方便。

2.3可视化的协同作业

BIM技术可作为协同设计和可视化设计的基础支撑。可视化应用在建筑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传统的施工图纸施工人员不能根据其上勾勒出的线条更深刻地理解整个建筑,而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形式则只能由施工人员自己去想象,2D设计图带来的施工资料非常缺乏。相对于2D设计图的数据不足,BIM技术能够直观地将建筑结构表现出来,使传统的线条以立体的图像呈现在建筑者面前,使建筑者对建筑结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充分地减少建筑工程在建模过程中各环节所产生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了建筑工程中各不同施工环节的工作效率。设计人员可根据相应的设计软件,以中心文档为基础,各自组建自己的本地文档,并建立自己的专属工作平台进行设计工作。运用BIM技术构建的可视化模型,能够满足相关人员在几何、物理、功能等不同层次上对施工参考要求,达到图纸、设计、实际施工三方一致,加强了各环节图纸设计者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绿色建筑整体结构的优化调整。

2.4选择技术软件

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业主的实际需要展开工作,并应在各个设计环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采用具有不同特点的模型体现设计的真实效果。运用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各类繁杂的设计数据进行统一集成处理,同时又能借助相应的工作软件将工程所需的各种数据导出。BIM技术所需的软件工具还不完善,绘图工具也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之软件版本更新太频繁、价格太高,使相关设计人员无法及时跟进所需软件工具的使用。由于BIM技术具有较高的兼容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应选择BIM技术作为整个设计过程的技术支持,而且BIM技术还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容错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不同专业间施工图的比选难度,从而提高总体工程效率。

结语

总之,将BIM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领域,是实现建筑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控制要点,才能有效地改善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平面化、独立性等问题,使建筑设计工作更加全面、方便。

参考文献

[1]崔芳芳,李靖,李盼,王登辉,赵明宪.基于BIM技术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节能,2017,45(10):51-55.

[2]罗彬.实例探析BIM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应用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7(31):115-116.

[3]崔芳芳.基于BIM技术绿色低能耗建筑集成设计方法与优化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