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2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教学区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序列设计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强调功能分区体系的清晰性和完善空间环境组织的和谐性。大学校园建筑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建筑类型,其没汁注重表达建筑的理性逻辑,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通过此次设计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建筑的本源是注重和谐的整体校园环境及空间序列,师生使用的合理的建筑功能分区及功能空间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关键词:图书馆,整体形态,空间序列,功能结构,形式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它总是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因此,有人说它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跨度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为灿烂辉煌的建筑文化。作为文化标志之一的教育建筑,由于其特定的内涵,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同样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由手工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对教育建筑的冲击,新世纪教育建筑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校的现代化程度愈来愈高。这一系列的变化对传统的教育建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造新的教育建筑,怎样建好教育建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诸多同仁关心的重要课题。

  1 和谐的整体规划及空间序列

  大连外国语学院新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旅顺南路,距离塔河湾风景区近在咫尺。总体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 43万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进入主校门,经过一系列喷泉、水景,冗长的林荫大道来到学校迎宾广场,迎宾广场后便是学校标志性建筑——由行政办公楼、合班教室、科教中心组成的“U”型主楼。“U”型主楼自然围合成一个大广场——庆典广场。在庆典广场的北面,则是作为学校最重要的文化标志建筑——图书馆。

  两条校园主干道通过行政办公楼,将迎宾广场和行政办公楼北侧的庆典广场连系起来,根据原方案创意,两条校园主干道穿过主楼,使主楼如同中世纪城门体现尊严与力量,体现高等学府知识与文化的权威。同时主楼U型布局呈微喇状,引导视线和人流进入景色优美的庆典广场。设计强调整体性和围合感,教学区以“曲水绿丘”为题,形成动静分离、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及反映教育民主化趋势的自由式校园。校园布局体现生态思想,顺应主导风向、坡向、朝向,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规划的建筑道路的几何构图与“曲水绿丘”为主题的园林景观相融形成的环境空间,表达出山水情怀与结构理性交织、秩序与诗意相融的人文精神,传递着蕴含传统意味的现代气息。教学区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序列设计在规划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强调功能分区体系的清晰性和完善空间环境组织的和谐性。论文参考。

  功能分区直截了当把整体形态设计的思路体现在教学区水景、广场、建筑群组院落三个元素上,强调功能分区体系的清晰性。主入口处冗长的林荫大道体现人文校园文脉的延续,同时也体现出整个校园庄重、理性的气质,与知识和理性的教导功能相协调。基于地形布置的建筑,弹性生长、聚散合适、适度聚集,形成群组院落分布,把教学、办公、交往等功能统筹为一体,同时把空间的点、线、面统一于总体结构之中。

  2 合理的建筑功能分区

  大学校园建筑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建筑类型,其没汁注重表达建筑的理性逻辑,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建筑群组(单体建筑)在校前轴线、环路的控制下顺次排开,科教中心平面呈钝角三角形,在建筑中部设一至五层共享中庭空间;行政中心呈梯形,合班教室则呈不规则矩形。各个功能分区呈现出不同形态,都是现代主义设计规则的运用结果,直截了当地表现空间、功能以及对地貌的呼应,在各个建筑中观念逻辑逐层导出思路是极明晰的,就算是通过不同形体组合、稍有复杂变化的图书馆也具有并不含浑的空间逻辑。

  主楼多空间、多体块、多入口的平面功能组织形成了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主楼平面呈U字形,行政中心布置在中间,科教中心和合班教室分别坐落在两边,且采取了“中间高两边低”的布局,使人们在入校门时产生一种强烈的相迎感觉。而U字形围合而成的庆典广场,既丰富了设计又减少了对北面图书馆的遮档;图书馆位于校园轴线中间,在布局上正面的建筑体块采用长方形和弧形平面,以保证校园总体规划的完整性,南面左侧建筑体块采用1/4圆形平面,以求与基地弧形水体保持一致。主楼门前和科教中心西面的古树,图书馆东面小山坡下的人工湖,形成了一种环境怡人的绿化园景。不同建筑体块的组合,自由灵活的布置方式,形成富于动态的平衡。

  3统一的建筑形式表现手法

  建筑形式追求现代风格,造型简洁大方,色调明快,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设计以“简约和节约”为手段,尽可能把不必要的建筑装饰构件简化,用纯净超脱的表现手法,营造一种既统一协调,又不失变化的建筑外观整体形象,体现出清新、简洁、舒展、大方的现代科教建筑的特征。在这样一种“节制”的手法约束之下,各个单体建筑同样恪守轻不着力般的处理原则,在貌似缺乏润饰、表面轻不着力的设计手法下在隐藏着建筑师的智慧。

  建筑形体设计以方形为居多,并同其他形体相结合,也在整个校园其他建筑单体中反复出现,构成建筑形式的主调。在建筑色彩方面,外墙为干挂浅灰色磨光花岗岩石材,考虑到采光和遮阳的需求,以带形长窗和水平金属遮阳板结合为主,局部部位添加铝塑板装饰及金属百叶,建筑整体为浅灰色,局部穿插金属装饰。素雅明快、简约生动,设计手法协调统一。论文参考。“简约和节约”的要求使建筑师采用了非表现式的手法,而是理性的设计。竖向装饰百叶的重复使用使建筑形象时尚、现代,细腻的细部处理增添了校园建筑的韵味。而带形长窗和方形点窗总是出现在它应该出现的地方,提炼成一种朴素简练的装饰构件,在富于现代气息的金属装饰立面中多了份亲和之气。精彩之处的雕琢如蜻蜒点水般一沾即收,也能在平淡中增添些许耀眼个性:如行政办公楼的屋顶装饰、科教中心的弧形屋面及弧形女儿墙、合班教室的点窗及大阳台等。 i

  “简约和节约”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现代科学建筑通透、灵动的风格,也是生态建筑的一种表征。在这个设计中滨海建筑地域文化特征也闪影于其中,在现代的基础上寓传统于现代,寓土风于现代化,形成简洁大方,色调明快的现代建筑风格。

    4.结语

  现已落成的大外新校区主楼和图书馆在大外校园里展示着时尚、现代、简洁、大方的形象。论文参考。通过此次设计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建筑的本源是注重和谐的整体校园环境及空间序列,师生使用的合理的建筑功能分区及功能空间的实用性与科学性。要充分发挥建筑语言的感染力,突显其个性魅力,应认真梳理设计思想,牢牢把握教育的本质特征,从而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及个性张扬的场所及空间,同时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应体现出对校园环境和文脉的尊重,并积极营造具有良好人文氛围的交往空间,满足新时代人才教育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平等.广_川'I大学城组圃二规划与建筑设计:交融共享、亲近自然、有机和谐[J].建筑学报,2005(03):64.

【2】 冯钟平.环境、空间与建筑风格的新探求[J].建筑学报,19'7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