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建筑物的发展方向朝着空中与地下两个方面快速拓展,空中高层越来越高;地下地下室功能越来越多。为了满足地下室多种功能的适用性,就需要认真分析地下室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地下室的防水、支护等施工问题,才能排除不均匀沉降、抗浮防震等问题,进而保证整体建筑物的建造质量。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地下室工程涉及多种专业,既有防震、防火、人防等要求,还有沉降、通风、排水、采光、管道安装、结构布局等统筹。随着整体建筑物体积与自重的增大,以及为了适应城市地下公共设施的布局要求,在进行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认真分析地下室使用功能,充分考虑地下室的防水、支护等施工问题,才能排除不均匀沉降、抗浮防震等问题,进而保证整体建筑物的建造质量。
1 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常见的主要问题
1.1 抗浮问题
当地下建筑物埋于不透水层,周边填土为密实的不透水土,且场地无积水时,可不考虑水的浮力作用。否则,只要地下存在自由水,且水位线高于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必然会受到浮力。当浮力达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就会削弱整体建筑物的荷载作用,打破应力平衡,危及到建筑物的安全。对于地下室的抗浮问题,要参考当地长期水文资料,结合实地勘察结果,根据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设计方案。目前主要采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加大地下室覆土厚度、设置抗浮桩等方法来解决抗浮问题。
1.2 不均匀沉降问题
受地质结构影响,当地下土质不是匀质土层、地下存在裂隙暗沟坑的时候,即便设计很好,也难以避免沉降问题;另外,受周边建筑物应力影响、附近工程施工影响,也有可能产生局部不均匀沉降现象。对于不均匀沉降问题,目前一般采用优化建筑物结构设计、控制建筑物间距、加固地基、另设支撑结构等方法来加以解决。
1.3 地下室结构超长问题
为了满足地下停车,方便管路铺设,安置大型通风、空调等机电设备,建筑物楼层地下室往往采用贯通结构,形成了超长超宽(大于60×40米)的地下室结构。超长结构在提供了以上使用方便的同时,带来了剪力墙承重、混凝土温度应力、墙体裂缝、地下室伸缩缝、差异沉降等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设置伸缩后浇带、设置膨胀加强带、加大钢筋配筋量、提升混凝土配比等方法加以解决。
1.4 地下室的人防问题
在做地下室人防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人防结构的最小截面尺寸取值、顶板最小防护厚度、混凝土厚度是否达到国家标准,人防荷载取值、人防底板荷载控制、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的等效静荷载数值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
2 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2.1 基础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下室的基础设计关系到整体设计的效果。基础设计的重点工作包括:勘察地下室所在地点的地质结构,掌握地质特点;根据工程要求选择恰当的桩基基础,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预应力管桩基础,根据工程要求,完成地下室功能分配设计,计算并提供必要的施工数据。
2.2 顶板设计
地下室的顶板承载着地表建筑,既有楼层,也有道路场地,还有园林景观。此外还要考虑人防标准。因此,必须根据顶板上方物体特点,设计顶板的承载力,控制载荷变形,规划覆土厚度,安排线路管道排布线路,做好防水排水设计。这些都要根据《地下室设计规划》系列标准完成设计,从理论上保证工程质量。
2.3 底板设计
地下室底板处于淤泥质土层,对承载力的要求没有顶板那么高,但是要高于地下室持力层,同时为了满足超大地下室的功能要求,在地下室底板设计方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底板的抗浮与防渗能力,这就要求做好抗浮和防渗计算,勘察检测地下水压,查明其是否能够承载地下室恒载,当地下室恒载分项系数达到0.9的时候,小于地下水系数为1的标准,即为达标,否则就需要采取抗拔桩等技术,使地下室抗浮问题得以解决。其次按照无梁盖计算方式,底板厚度必须保证控制在600mm以上,第三,设计钢筋配置,把同一方向的钢筋设置为一样的标高;确保不同方向上的钢筋所处的基础面也不同,以免发生钢筋数量过多,保护层过大,底板窝顶现象。
2.4 侧壁设计
地下室侧壁既要承担侧方向土层压力和地下水压力,还要承载建筑物自身重量,因此,地下室侧壁设计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不同方向不同载荷不同压力的综合影响。在做地下室侧壁设计的时候,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侧壁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40mm,当侧壁外有迎水面时,保护层不小于50mm;侧壁的钢筋配置,竖直方向钢筋配置在侧壁内侧,水平方向钢筋配置在侧壁外侧;控制好混凝土强度,既要避免因强度过高而产生过大的收缩力,导致混凝土开裂,还要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节约材料成本。
2.5 抗震、防水设计
地下室的抗震性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物的抗震级别,在做地下室防震设计的时候,要保证地下室墙柱与地表建筑墙柱上下一致,在同一直线上,以便更好地抵消外来应力。
地下室的防水设计既要考虑到防水级别,还要考虑到排水的通畅性。首先根据建筑物防水级别设定地下室防水级别,然后确定防水层数,设计必要的混凝土厚度,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标注清楚桩头与承台等结合部的施工要求;在排水方面,要注意避免形成积水坑,要设计好排水通道,保证积水能够顺利排向室外低水位处。
2.6 后浇带设计
为了有效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因为收缩或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危害,在地下室结构设计时,要在顶板、底板、侧壁等相应位置预留临时施工缝,考虑后浇带的设计。根据施工目的把后浇带分作: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伸缩后浇带,在设计时要分清楚是哪种预留后浇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预留宽度、钢筋搭接方式、接缝处理方案、膨胀剂配比、养护时间等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地下室因其自身功能与结构的特殊性,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协调诸多问题,按照国家标准,科学处理,保证地下室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使得设计能够满足工程建筑的需要,确保整体建筑物的稳定、安全与舒适。
参考文献
[1] 向明景.试论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J].城市建筑,2014(04).
[2] 樊安龙,田将.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问题[J].建筑设计, 2015(06).
[3] 白翔.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7).
[4] 陶麒鸣.建筑工程中地下室结构的设计技术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