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必然会出现不同程度及形式的裂缝,虽然在我国有关的标准与规范中允许施工结构出现裂缝,但同时也明确限制了裂缝规模的具体数值。混凝土结构裂缝有着不同的深度、形式、成因、宽度,轻则影响到工程项目实体结构的外观与功能,重则有可能引发各种安全事故。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很多,主要包括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施工环境温度、干缩现象以及工程项目的设计水平、施工方法、混凝土质量等。以下,本文就混凝土结构的常见裂缝类型进行分析,同时简要阐述几种预防、处理裂缝的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常见类型分析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与松弛的徐变、产生应力大小及实时的弹性模量有关,同时也与其抗拉强度有关。混凝土变形程度、约束程度、实时抗拉强度是引起以上原因产生的主要因素,但不是所有变形都会产生应力,只有约束变形的条件下才会产生应力,应力产生后,抗拉强度无法抵消产生的拉应力,最终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换句话说,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远远大于抗拉强度时,由于约束变形影响,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裂缝产生。因此,约束变形是拉应力产生的条件,约束变形后产生的拉应力和混凝土抗拉强度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如果混凝土组成良好,并且经过养护和捣鼓,其内部空隙及裂缝没有相互连接、延伸并直达表面,形成通道,一般来说为水密性的,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大气的影响和结构上的荷载,混凝土内部原有空隙及裂缝将逐渐发展延伸,逐步侵蚀通道,这一般表现为外界环境冷热程度及干湿循环,反复影响,造成原有裂缝扩展,延伸,此类裂缝的形成为后期裂缝。也是裂缝控制的重点。
混凝土裂缝多种多样,由于不同因素引起的裂缝分类也不同,按照裂缝出现时间分类,可以将混凝土裂缝分为早期施工阶段裂缝和后期使用阶段出现的裂缝两种。其中,施工阶段的裂缝主要包括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沉降裂缝、早期冻胀引起裂缝、温差裂缝等;使用过程中的裂缝包括弯曲裂缝、剪切裂缝、八字形裂缝、纵向锈蚀裂缝等。
二.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施工技术
(一)收缩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
对于混凝土结构的收缩裂缝,应严格把控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湿度变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用塑料薄膜、草垫、土工布等材料,覆盖至施工混凝土的外表面,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在风俗较大、温度高、空气湿度低的环境中进行施工,应第一时间进行混凝土的覆盖处理并适当调整、延长养护时间。此外,也可在混凝土的表面喷洒养护剂,以此减少水分的蒸发量,或在作业面的周围设置挡风墙等设施,减缓水分蒸发的速度。倘若混凝土结构构件长期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应继续进行洒水养护。在进行混凝土外表面的抹压处理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标准、设计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加强抹压力度。
(二)应力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检查钢筋、模板等构件以及原材料与振捣的质量,核对各个构件、支撑系统的装设位置是否正确。在进行拆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标准、设计要求,正确选择操作时间。在进行预制构件的制作、支模时,应在施工场地布置好排水措施,严禁在松软土质的地面上进行施工,同时避免地基遭水浸泡。在进行预应力构件的放张、张拉时,应事先检验、确认施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后才可进行操作,为避免出现超张情况,对于应力的控制应灵活、准确,以缓慢、匀速的方式放张预应力筋。住得注意的是,为避免构件的回缩被卡住,可采用弹性较好的橡胶、木料,将其垫在胎膜的端部,以此减小、放缓胎膜的角度。
(三)徐变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时,对于支撑节点,可采用柔性连接、螺栓连接等微动连接方式,以此减少、削弱约束应力。在吊装各预制构件前,应预留一定的堆放时间,同时应尽可能的延缓固定吊装梁的时间,以此保证吊装前的徐变变形基本完成、稳定,从而大幅延长、提高混凝土的龄期与强度。值得注意的是,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放张,应严格把控操作时间,严禁提前或过早进行放张,由此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能力,有效缩减了徐变变形。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端头截面的高度,通过设置弯起构造筋、承受水平力钢筋等,压低、减小预应力筋的弯起角度,最大限度的减少非预压区。
(四)温度裂缝的施工控制技术:
一般情况下,如果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与外界或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异过大,很大程度上会使内部约束引起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缝的产生,所以通常是将温度控制在25度以下,避免温度应力过大的情况发生;控制温度主要采用缓慢加热养护构件的方法,使其逐渐改变温度,温度变化速度控制在10度/每小时,同时揭盖、脱模的过程中,也要采用较慢的方式,防止构件表面快速升降温,造成温度应力过大,导致裂缝的产生。养护体积较大、与外界温差较大的结构时,为更好的控制温差,时期温度保持在25度以下,一般会进行保温养护,拆模环节上,适当延长时间。
为更好的预防由外部约束引起混凝土温度裂缝,还要注意较多方面,不能在炎热的天气或夜间进行混凝土浇筑,炎热的夏天可以采取遮挡曝晒的办法,避免混凝土吸收过多热量,用较低温度的水拌制混凝土,同时对沙石进行降温处理,降低拌合物温度;为更好的挥发热量,还可以采用薄层浇筑的办法,将厚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下,控制整体温度,在降温的过程中,要逐渐实现,做好保湿保温工作,以降低温度应力的影响,避免温度裂缝产生;相反,受到混凝土应力松弛效应的影响,寒冷的天气则要注意温度的保持,预防急速降温的可能,随时监测温度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养护及保温,将温差控制在25度以下,按规定要求加长养护时间及拆模时间,养护拆模工作完成后,为防止温度急速下降,及时做好回填工作,防止结构侧面外露。
针对体积较大基础,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分层分块进行,为降低约束程度,实现快速散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好水平、垂直施工缝,保证其合理性;在岩石地基和混凝土垫层上大体积浇筑混凝土时,为更好的释放约束应力,减少其影响,一般采用在垫层上设置滑动层和在垂直面上设置缓冲层的方法,减少裂缝产生的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形态有很多,为进一步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理选择配合比,严格按照有关工程标准与规范进行施工,分别在混凝土的拌制、浇筑、养护以及各预制构件的处理、施工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