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结构产生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地下室底板的厚度要求较大,且对刚度和强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底板开裂是常见的质量通病。本文主要就地下室混凝土底板裂缝的产生以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裂缝;控制;措施
前言
对于地下室底板而言,当产生贯穿性裂缝时将引起底板漏水,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度及其使用功能,这种裂缝是致命的。而底板表层产生的浅层及深层的温差收缩裂缝,虽然是非贯穿性裂缝,但会增加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碳化速度,也必须加以处理和补强措施,否则也会影响使用年限。
1 施工阶段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水泥选用不当,水化热过高。由于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的强度一般较高、水泥用量较大,而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约每克水泥水化放热量约达120cal/g,混凝土内部升温约在300c以上。这种升温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之和经常会达到60℃以上,当其温度开始下降时,在其内部将引起较大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当温度应力及其变形超过其允许值时将产生混凝土的内部裂缝。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较大时,也将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用量、品种有关,与混凝土结构尺寸愈大,厚度愈厚,温度应力愈大,引起裂缝的可能性愈大。
1.2 混凝土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底板与浇筑在地基土上,当其结构产生温度变形时,受到了地基土的限制,从而产生外部约束应力,当混凝土升温时,产生膨胀变形约束,中心产生压应力,此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驰度大,使混凝土与地基连接不牢固。当温度下降,中心产生较大拉应力,当混凝土的龄期抗拉强度低于温度产生的拉应力时,混凝土底板将出现由底部向上发展的垂直裂缝,此裂缝往往是贯穿性裂缝,这是影响到结构安全度和使用功能是致命的裂缝。当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水化热而形成结构中心升温高,热膨胀大,中心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钢筋的约束力,同时也会产生深层裂缝,是非贯穿性裂缝也会影响使用年限。
1.3 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受到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愈高,当气温下降,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会造成温差与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
1.4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的影响。一是混凝土塑性收缩变形发生在混凝土硬化之前,此时混凝土仍处于塑性状态,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塑性下沉,从而造成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这种变形的产生主要是上部混凝土的沉降受到钢筋和骨料限制,或平面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其水平方向的减缩造成的。由于混凝土构件的水平方向的减缩比垂直方向更难,这就会形成不规则的深层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互相平行。二是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混凝土在终凝后体积产生变化,有可能产生收缩或膨胀,这种变形会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然也与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成分及含量、粒径大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等有关。
三是干燥收缩。混凝土中的水分80%要蒸发,20%水分是混凝土中水泥熟化时所需。随着水分的蒸发混凝土就会出现干燥收缩。其表面干燥收缩快,中心干燥收缩慢,表面收缩应力受到中心收缩应力的约束,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四是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而造成的不规则裂缝。配合比不严格计量,坍落度、外加剂,骨料粒径不同及振捣密实度不同,造成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同,形成收缩变形不均匀,导致应力集中而引起裂缝。五是结构刚度突变造成的裂缝。厚度差别较大或留孔、留槽、断面突变、埋管等都会由此处产生裂缝。六是养护水温过低造成的急速收缩裂缝。
2 控制裂缝的对策分析
2.1 合理布置钢筋。钢筋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 7~15 倍,合理的钢筋配置可以起到减轻混凝土收缩的程度,在相同的配筋率下,应选择细筋密布的办法。
2.2 合理留设伸缩缝。伸缩缝是为了防止结构因温度效应而设置的一种结构缝。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处于室内或土中条件下的伸缩缝间距为55m,合理设置伸缩缝对大体型结构防止温度裂缝是非常有效的。
2.3 后浇带。它是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设计后浇带的目的是取代结构中永久性的伸缩缝。要求在浇捣后浇带之前,结构混凝土至少 30%的收缩已完成。
2.4 选用相应的水泥。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 主要处决于水泥用量及水泥的品种。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符合设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的用量。地下室外墙施工时,考虑到矿渣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量大 25%,因此墙板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
2.5 使用粉煤灰等矿物质外掺料。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替代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提高抗裂性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掺量应根据水泥的品种、不同的工程对象、施工工艺,通过试验确定。
2.6 外加剂。为达到抗裂、防水的目的,在配制砼时,一般需要掺入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微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
2.7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浇前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夏季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过高,可用冷水作为搅拌用水,也可将粗骨料遮盖,防止日晒以降低温度。混凝土浇筑以后,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升温而达到的最高温度主要是混凝土入模温度与水化热引起的。规范规定: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度升幅不宜超过 25℃。
2.8 注意混凝土施工的操作程序。除在施工中应切实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外,还应做好:a.控制好坍落度,混凝土为便于泵送,一般要求有较大的坍落度,一般搅拌站是通过外掺高效减水剂来解决。施工单位在定货时应在合同中提出所需砼的坍落度值。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20±20mm 为宜。b.泌水,商品混凝土在浇振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泌水,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尽端模板时,可改变混凝土浇捣方向,即从尽端往回,与原料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用软轴泵及时排除。c.商品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捣后要进行处理,一般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便,再进行二次抹面,提高砼表层密度,消除收缩裂缝。
2.9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塑料薄膜覆盖或浇水草袋覆盖养护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防止产生裂缝的一重要环节,目的是控制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早期强度,使温度产生的应力 σmax< 抗拉强度Rf,防止产生贯穿裂缝。另一方面,潮湿的环境可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2.10 做好测温工作。底板混凝土测温工作是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大小。通过调节措施来控制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会产生裂缝的临界温度。
3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结构产生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将有害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陈新农.地下室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