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打入桩的施工。
5.2操作工艺
5.2.1压桩程序
a)测量定位。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根桩位,在桩位中心打一根短钢筋,并涂上油漆使标志明显。如在较软的场地施工,由于桩机的行走会挤走预定短钢筋,故当桩机大体就位之后要重新测定桩位。
b)桩尖就位、对中、调直。通过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的导杆中,通过起动纵向和横向行走油缸,将桩尖垂直对准桩位,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待桩位和垂直度校正后,将桩锤、锤垫、桩帽和桩垫压在桩顶上,并在桩身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做好记录。
c)打桩:开始打桩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架、桩锤以及桩身等垂直度一致后,即进入正常施打。沉桩时如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板垫平,亦可先用环氧树脂砂浆补平。
d)接桩。当下一节压到露出地面0.8m~1.0m时,应接上一节桩。(焊接接头施工:要求端头钢板与桩的轴线垂直,钢板平整,以使相连接的二桩节轴线重合,连接后桩身保持竖直。接头施工时当下节桩顶离地面0.8~1.5m处便吊上节桩。若二端头钢板之间有缝隙,用薄钢片垫实焊牢,然后由两人进行对角分段焊接。在焊接前要清除预埋件表面的污泥杂物,焊缝应连续饱满。)(硫磺胶泥锚固接头施工:先将下节桩沉至桩顶离地面0.8~1.0m处,提取沉桩机具后对锚筋孔进行清洗,除去孔内油污杂物和积水,同时对上节桩的 锚筋进行清刷调直,接着将上节桩对准下节桩,使四根锚筋插入锚筋孔内,下落压梁并套住上节桩顶,保持上下节桩的端面相距200m左右,安设好施工夹箍,然后将熔化的硫磺胶泥注满锚筋孔内,并溢出铺满下节桩顶面。最后将上节桩和压梁同时徐徐下落,使上下桩端面紧密粘合.当硫磺胶泥停歇冷却并拆除施工夹箍后,即可继续沉桩。
e)送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力尚未达到规定值,可以送桩,用专用的送桩筒放在被送的桩顶上便可以送桩。
f)压桩结束。当达到桩设计标高或贯入度时,便可以停止压桩。
5.2.2桩停止捶击的控制原则如下:
a)桩端(指桩的全断面)位于一般土层时,以控制桩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b)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风化岩时,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可作参考。
c)贯入度已达到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捶击3阵,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加以确认,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与有关单位会商确定。
5.2.3压桩顺序:当桩距小于4倍桩宽时,压桩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工,对特殊要求的必须进行“跳打”。
b)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由建筑物一侧向另一侧施工,同时要对毗邻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c)按桩基设计标高,先深后浅。
d)按桩的规格,先大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