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0-04-13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84.97 MB
  • 资料分类:建筑设计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在这本书中,詹克斯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了”。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现代建筑于1972年7月15日下午3时32分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死去。”
  正是因为这段阴阳怪气的评述,一时之间,现代主义建筑死亡说甚嚣尘上。而“后现代主义建筑”这一新的旗号,也从此在历史舞台上拉开。当然,真正为后现代主义建筑打造理论的是罗伯特·文丘里。文丘里在1980年的一次谈话里说:“就某种意义而言,我想我们自己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是从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

  事实上,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界定,从来都是含混的、模糊的,在中国建筑界尤其如此。

  2004年,奥运会国家主体育场“鸟巢”工程被暂停施工,引发了中国建筑界一系列的讨论与反思。很多老百姓也因为这一事件,开始对身边的建筑有所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鸟巢”其实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这个学术名词让普通人觉得艰深难懂。近日,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建筑读物《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是国内首部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专著。

  与以往建筑类读本不同,本书不仅仅讲到业已成规的历史发展脉络,更注重结合建筑界当前的焦点,特别是中国的建筑现状。书中提到2003年,北京的城市规划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年,继国家大剧院的“蛋”,CCTV的“Z”之后,又一个崭新的建筑形象在北京诞生了。这就是由瑞士建筑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合作,耗资35亿元的“鸟巢”。它将后现代主义对视觉的孜孜追求表现到了极致,书中用图文详尽描述了“鸟巢”的庞大结构、豪华功能。这个极限主义的产物继而却因为“片面营造视觉冲击”,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造价,并忽略安全、实用、环保等建筑基本要求,在非议声中被叫停。“鸟巢”停工如同催化剂,激起了专家对中国沉积已久的建筑问题的反思。

  在书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们提出了质疑:中国与西方国情迥异,“在中国大谈、大用后现代主义是否符合国情。”可怕的“拿来主义”,让我们盲目地追随西方流行而时尚的建筑思想与手法,而不去思考这种现象背后的哲学和文化基础。在讲座中专家指出,我们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巨额的建筑费,更是对城市和谐难以修补的严重破坏。外国一些建筑师正是拿准了中国人身上某些弱点,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试验场。正像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鸟巢”的评价:这一建筑也许是中国人无法想像的,但是,确实只有中国人才能建造。

  《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由知名的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薛恩伦、李道增撰写,邀请了国内对后现代主义建筑有深入了解的前沿学者,组合了20篇专业小品论文。清晰地梳理了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历史脉络,阐释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传承关系,窥探建筑大师们的思想精髓。

  本书特点是侧重于生活,让非专业人士通过了解身边这些建筑物,从而把一个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书中配有400余幅图片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集中呈现到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