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训目标
1.能根据图纸进行钢筋的配料计算;
2.能根据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制作;
3.能根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绑扎;
4.能用检测工具和检验规范对钢筋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
二.实训任务
现在我们作为施工单位接受业主方学校产业处的委托进行钢筋工程施工。
1.给定条件
(1)学院提供学生公寓施工图纸资料、文件、任务指导书等;
(2)提供和给定相应技术参数和资料。
2.要求
(1)编制的文件内容应满足实用性。
(2)技术措施、工艺方法正确合理。
(3)语言文字简洁、技术术语引用规范、准确。
(4)基本内容及格式符合任务指导书要求。
三.实训内容
(一)钢筋的配料计算
根据图纸和施工手册要求进行钢筋配料,并做出料表.
1.1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
钢筋翻样(做料表)
下料制作
挂标识牌分类堆放
1.2操作工艺
1.2.1钢筋配料
1.2.1.1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制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标出各种钢筋的数量。
1.2.1.2根据简图,计算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1)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式中钢筋增加长度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下表
钢筋直径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 4d 6d 5.5d 5d 4.5d
(2)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料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弯曲调整值参数表:
钢筋弯曲角度 300 450 600 900 1350
钢筋弯曲调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斜段长度取值表:
弯起角度 a=300 a=450 a=600
斜边长度S 2h0 1.41h0 1.15h0
底边长度L 1.73h0 h0 0.57h0
增加长度S-L 0.27h0 0.41h0 0.58h0
备注:h0为弯起高度
(3)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量箍筋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数据如下:
量箍筋方法 箍筋直径(mm)
6 8 10 12 14 16
量外包尺寸 50 60 70 70 80 90
量内皮尺寸 100 120 150 170 200 220
(4)变截面构件箍筋值
变截面构件每根箍筋长短差值Δ=lc-ld/n-1
式中 lC——箍筋的最大高度
ld——箍筋的最小高度
n——箍筋个数,等于S/a+1
S——最长箍筋与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
a——箍筋间距
1.2.1.3填写配料表
(1)对有搭接接头的钢筋下料长度,按下料长度公式计算后,尚应加长钢筋的搭接长度。
(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对外型复杂的构件,应采用放1:1足尺或放大样的办法。
(3)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例如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位置用的钢筋撑脚等。
1.2.1.4钢筋的品种、规格应按设计要求使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种类钢筋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进行。
(2)当构件受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钢筋代换应进行抗裂,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3)钢筋代换后,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钢筋最小直径、根数等要求。
(4)对有抗震要求的框架,不宜以强度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钢筋。
(二)钢筋制作
1施工准备
1.1材料准备
1.1.1钢筋的品种、规格需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按规定抽样复试报告。
1.1.2当钢筋的品种、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1.1.3当加工过程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2机具准备
应配备足够的机具。如:钢筋切断机、弯曲机、操作台等。
1.3作业条件
1.3.1 操作场地应干燥、通风,操作人员应有上岗证。
1.3.2机具设备齐全。
1.3.3应做好料表、料牌(料牌应标明:钢号、规格尺寸、形状、数量)。
2钢筋制作
2.1钢筋除锈
使用钢筋前均应清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除锈可通过钢筋冷拉或钢筋调直过程中完成。少量的钢筋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方法除锈,钢筋局部除锈可采取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
2.2钢筋调直
2.3对局部曲折、弯曲或成盘的钢筋应加以调直。
2.4钢筋调直:Φ10mm以内钢筋一般使用卷扬机拉直和调直机调直,Φ10mm以上应采用弯曲机、平直锤或人工捶击矫正的方法调直。
2.5钢筋切断
2.6钢筋弯曲成型前,应根据配料表要求长度分别截断,通常宜用钢筋切断机进行。
2.7对机械连接钢筋、电渣焊钢筋、梯子筋横棍、顶模棍钢筋不能使用切断机,应使用切割机械,使钢筋的切口平,与竖向方向垂直。
2.8钢筋切断时,应将同规格钢筋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以减少断头和损耗。
2.9钢筋弯曲成型
2.10钢筋的弯曲成型多采用弯曲机进行,在缺乏设备或少量钢筋加工时,可用手工弯曲成型。
2.11钢筋弯曲时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尺寸应根据不同弯曲角度和钢筋直径扣除钢筋弯曲调整值。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三)钢筋绑扎
2施工准备
2.1材料准备
成型钢筋、20~22号镀锌铁丝、钢筋马凳(钢筋支架)、固定墙双排筋的间距支筋(梯子筋)、保护层垫块(水泥砂浆垫层或成品塑料垫块)。
2.2机具准备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钢筋剪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墨斗、钢卷尺等。
2.3作业条件
2.3.1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防水施工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3.2核对实物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和加工料单、料牌吻合。
2.3.3钢筋绑扎地点已清理干净,施工缝处理已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3.4抄平、放线工作(即标明墙、柱、梁板、楼梯等部位的水平标高和详细尺寸线)已完成。
2.3.5基础钢筋绑扎如遇到地下水时,必须有降水、排水措施。
2.3.6已将成品、半成品钢筋按施工图运至绑扎部位。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
3.1.1基础钢筋:
基础垫层上弹底板钢筋位置线→按线布放钢筋→绑扎底板下部及地梁钢筋→(水电预埋)→设置垫块→放置马凳→绑扎底板上部钢筋→设置插筋定位框→插墙、柱预埋钢筋→基础底板钢筋验收。
3.1.2柱钢筋:
弹柱子线→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含偏位钢筋)→套柱箍筋→竖柱子立筋并接头连接→在柱顶绑定距框→在柱子竖筋上标识箍筋间距→绑扎箍筋→固定保护层垫块
3.1.3剪力墙钢筋:
弹剪力墙线→修整预留的连接筋→绑暗柱钢筋→绑立筋→绑扎水平筋→绑拉筋或支撑筋→固定保护层垫块
3.1.4梁钢筋:
3.1.4.1模内绑扎: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钢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3.1.4.2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3.1.5板钢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扎下层钢筋→(水电预埋)→设置马凳→绑负弯矩钢筋或上层钢筋→垫保护层垫块→钢筋验收。
3.1.6楼梯钢筋:
划位置线→绑扎钢筋→垫保护层垫块
3.2操作工艺
3.2.1基础钢筋绑扎
3.2.1.1底板钢筋绑扎时,如有基础梁可先分段绑扎成型,或根据梁位弹线就地绑扎成型。
3.2.1.2弹好钢筋位置分格标志线,布放基础钢筋。
3.2.1.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3.2.1.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底层钢筋网上应设置钢筋马登或钢筋支架后即可绑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划分当标志,摆放纵横钢筋,帮扎方法同下层钢筋。
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1米左右设置一个。
3.2.1.5底板上下钢筋有接头时,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其位置及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2.1.6墙、柱主筋插筋伸入基础时可采用Φ10钢筋焊牢于底板面筋或基础梁的箍筋上作为定位线,与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帮扎牢固,插筋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锚固长度要求;甩出长度和甩头错开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倾倒、变位。
3.2.1.7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若设计无规定,对有混凝土垫层的基础,其底板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40mm,当无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3.2.2柱钢筋绑扎
3.2.2.1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伸出基础或底板顶面、楼板面的竖向钢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3.2.2.2柱竖向受力筋绑扎:柱竖向受力筋绑扎接头时,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扎要向柱中心;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如果柱子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0,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0。
3.2.2.3箍筋绑扎: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划箍筋间距线,然后将箍筋向上移动,由上而下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均要绑扎。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柱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有抗震要求的部位,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部分不少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0搭接时,应予以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
3.2.2.4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配筋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拉筋弯钩应呈1350。
3.2.2.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垫块(或塑料卡)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3.2.2.6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或在下层就搭接错位,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2.3墙钢筋绑扎
3.2.3.1墙钢筋绑扎顺序是先绑暗柱再绑墙。
3.2.3.2根据弹好的线,调整竖向钢筋保护层、间距,接着先立暗柱主筋(无暗柱时,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连接筋绑扎,在主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格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主筋分格标志,接着绑其余主筋。最后绑其余横筋,横筋放置于主筋的里或外应符合设计要求。
3.2.3.3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边绑扎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也可用梯子筋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3.2.3.4剪力墙与框架柱接连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扎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3.2.3.5墙的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丁字节点、L节点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3.2.3.6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的间距及保护层进行调整,宜在楼层标高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随时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3.2.4梁钢筋绑扎
3.2.4.1模内绑扎时:
(1)在梁侧模上画好箍筋间距或在已摆放的主筋上划出箍筋间距。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一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好箍筋间距;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绑扎。
(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6)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梁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保证保护层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梁筋的绑扎连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接头末端与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宜位于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长度1.3 Ll(Ll为搭接长度)范围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3.2.4.2模外绑扎时:
主梁钢筋也可先在模板上绑扎,然后入模,其方法把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抬高,在主、次梁梁口搁横杆数根,把次梁上部纵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套箍筋,再将次梁下部纵筋穿入箍筋内,按架立筋、弯起筋、受拉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抬起抽出横杆落入模板内。
3.2.5板钢筋绑扎
3.2.5.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调整梁钢筋的保护层,用粉笔在模板上标出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
3.2.5.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分布筋应设于受力筋内侧。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2.5.3在现浇板中有带梁时,应先绑扎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3.2.5.4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3.2.5.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3.2.5.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间距1.5m。垫块的厚度为保护层厚度。
3.2.5.7钢筋搭接接头的长度和位置,要求与梁相同。
3.2.6楼梯钢筋绑扎
3.2.6.1在楼梯段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再绑扎负弯矩筋,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且板筋要锚固到梁内(楼梯梁为插筋时,梁钢筋应与插筋焊接)。
3.2.6.2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弯矩筋下面加钢筋马凳。
(四)钢筋工程质量检测
1.查找熟悉钢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熟悉检测工具使用;
3.应用工具在校内实训场对半成品工程进行检测;
4.填写质量检测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