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边坡的坡体不稳容易出现坍塌,影响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就边坡支护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详细阐述了锚索和格构梁的加固设计及其施工过程和检测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锚索;格构梁;建筑边坡治理;运用
1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建筑支护工程的主要技术是边坡治理工程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中在陡坡处已建或拟建的建筑物涉及大量的边坡治理工程技术,尤其是台风频繁、降雨较多的地区,山体附近的建筑均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建筑边坡治理或永久支护性工作。
2 边坡支护的技术
边坡支护技术即为确保边坡及其周围环境的安全,所采取的支挡、加固以及防护的手段。这种技术的支护结构的主要形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锚喷支护,格构式锚杆挡墙,悬臂式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坡率法七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植草防护的支护形式。植物防护主要措施是在边坡种植植物,降低水流速度,通过植物根系来固定边坡的土壤表层,降低雨水的冲刷,从而保护边坡。植物防护技能绿化环境,调节湿度,固结及稳定边坡,还相对经济实惠。其中应用锚索和格构梁的格构式锚杆挡墙也是目前常见的边坡防护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施工工期较短,操作较为简单,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3 锚索和格构梁的加固设计
3.1 设计思路
边坡安全为一级等级安全问题,其工程的重要性为1.1级的系数。在自然工况的情况下,边坡稳定的安全系数应≥1.35,地震工况下,应≥1.15,暴雨工况下,应≥1.15:如果边坡的坡顶的超载在10kPa左右,距离坡顶为1m,到坡顶的建筑內布满,施工过程中的堆载不能超于这个指标,坡顶的建筑荷载可以考虑是15kPa/层。
3.2 格构梁和锚索挡墙支护及支护的形式
格构梁之间的喷面由180厚C30的细石混凝土构成,锚索的孔径为180mm,水平之间的距离及竖向之间的距离均为2000mm,格构梁为400mm×500mm的尺寸。同时结合边坡工程的地质特征,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其最佳的支护形式为锚索与格构梁以及细石混凝土有机结合的方式。其总工程量如表1。
4 锚索和格构梁的加固施工及其降水监测措施
4.1 边坡加固的施工
因为边坡的长度较长,周围环境相对复杂,边坡支护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施工的时间比较紧张,所以施工过程中应精确的做好定位,合理安排各边坡的工期,施工的流程主要为:清理坡面,放点测量,锚索及锚杆的钻孔,锚索及锚杆的灌浆,格构梁及混凝土的喷射以及锚索的张拉锁定六个步骤。而整个施工中应做到:(1)施工前清除好坡面的浮石等,清理完成后的边坡不能高于设计的角度。(2)搭设安全可靠的施工平台,边坡治理工程要考虑边坡的长度、高度等相关影响因素,平台完成一层的搭设及钻孔后再到另一个作业面,最大程度的提升工作效率。(3)只有准确的对锚杆及锚索进行钻孔才能确保格构梁做到规范化。(4)进行施工时做好排水等相关工作,避免其影响工程的质量及工期。
4.2 锚索和格构梁的施工特征
首先,锚索和格构梁的支护型式较为灵活,结构形式多样,调整截面相对方便,能够顺坡根据实际的地势进行适当的调整,格构中可以做绿化处理或喷射混凝土等形式。其次,这种施工方式造价较低,施工所用时间较短,边坡变形的可能性较小,更加安全可靠,是进行边坡治理工程常见的技术手段。最后,其原理是借助锚杆对山体滑动进行约束,在这个过程中将松散的边坡固定成整体,从根本上解决滑坡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坡度陡,岩石坚硬的边坡。
4.3 锚索的施工重点
首先,锚索钻孔的水平孔距及垂直孔距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100mm,偏斜度不能超过3%。锚索主筋进行安放时要避免弯曲、扭压等情况发生,杆体应与钻孔的角度放置一致。锚索的注浆压力的一次常压应控制到0.5MPa上下,二次高压应控制到3.5MPa左右。其次,锚索在张拉之前,应在0.15左右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左右将锚索进行1-2次的预张拉,保证杆体平直,各部位之间紧密无缝隙。然后,锚索先保持张拉到1.05倍轴向拉力的设计值15min,之后卸荷至需要锁定的锁定荷载设计值。锚索张拉的适宜时间为锚的固体强度高于20MPa并达到80%的设计强度时。最后,锚索完成施工后,采用抗拉试验对承载力进行检测,在同一环境下,试验的数量要高于锚索施工数量的5%,并且不能低于3根。
4.4 边坡的排水量及监测措施
雨水的排水量的计算公式为:Q=q×F×ψ中暴雨强度的公式为:q=1432.348(1+0.582LgTe)/(t+4.56)0.633=188.814其中P为重现期,F为汇水面积,T为降雨历时,ψ为径流系数。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排水流速,并根据流速设计相关架构。
在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进行每周一次的监测,完工一个月之后并形势趋于稳定后,每月一次进行监测,完工后的两年都应进行工程监测,且不能低于两年。暴雨之后应做好加密监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边坡治理工程中运用锚索和格构梁的结构对边坡进行治理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在建设山坡和沟谷的过程中,应注意边坡失稳方面的问题,对其中的岩土层进行稳定性分析,选择有针对性的破坏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设计出适当的护坡结构。
参考文献:
[1] 吴善春.浅析锚索和格构梁在建筑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17(1):92~93.
[2] 王贵.建筑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8(1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