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导致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不断增加。现有养老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医疗保健和养老模式已成为必然趋势。论文根据我国养老建筑的现状,分析“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介护级养老建筑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准则。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建筑设计
1我国养老建筑的现状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地增加,使得养老机构单位和养老建筑的关注度在社会上不断上升。但是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单位的功能不够健全、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缺乏与其相关的专业素质、养老机构单位的分布没有合理性、养老机构费用较高以及国家的政策支持度低等问题,使我国的养老建筑以及相关的机构产生了极多的弊端。由此可见,养老机构的建筑设计、资源、设备以及员工的服务素质等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养老建筑机构存在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1.1养老机构的功能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部分养老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老年人养老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的饮食、住宿、穿衣等方面的需求,而忽略了老年人在运动、心里、生理以及精神方面的各个活动项目,使得老年人应有的运动康复项目缺少,对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疏导也比较缺乏。养老机构的整体服务模式和功能需要大力提高,才能有效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1.2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由于养老机构在招聘相关的服务人员时,没有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上岗训练流程。部分工作人员学历比较低,养老机构也没有对其进行护理方知识的指导和培训,导致养老院的服务工作人员对护理老年人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全面,进而也满足不了老年人的生活以及心理方面的需求。
1.3养老机构的具体费用比较高
虽然养老机构对与老年人养老来说比较方便,但是现阶段依然有很多老年人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单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费用比较高,一些经济来源较少的老年人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据调查,当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基本护理费用大致是一年6000~30000元,特殊护理每年大约是18000~60000元。而多数老年人每年的养老保险金大约是35000元,这就使他们的经济能力无法与之相匹配,特别是患有残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1.4政府以及国家政策缺乏对养老机构单位的扶持由于养老机构单位的设备、护理以及收费等都没有具体的标准,且不受法律的保护,也缺乏政府在经济上的扶持,使各地区养老机构单位的费用不同、设备不齐全、管理不当。除此之外,政府对养老机构基本的建筑材料费用、生活中水电费用等也缺少相关的扶持和优惠减免的政策[1]。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介护级建筑设计的依据
2.1定位明晰,“医养结合”的长期照护模式
在当今社会,老年人需要依靠的3大理念分别是:养老、医疗以及护理。针对国家当今政策,中国绝大部分的养老院仅仅给老人们最简单的生活保障,如果老人生病了,就要每天都在养老院与医院之间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给一些行动不便或年龄很高的老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针对这种问题的发生,我国展开了养老院建立医疗站的模式。由此一来,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便利,也为老人们节省了足够的休养时间。
2.2注重心灵照顾,建设温暖环境
如今,一些所谓的养老机构只是注重表面功夫,对老人的心理关心远远不够。一些养老机构无论是从对老人生活的照顾、总体的环境以及服务理念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养老院的管理规模应该和建筑硬件相结合,这样会使养老院的服务大大提高,老人的日常活动种类也会增加,让老人在养老机构有家的感觉;其次,优化生活环境,让老人们身心都能感觉到有家的存在。
2.3改革功能空间,舒适与经济兼得
我国当前的养老机构每个空间都存在着一些差距,由此可见,提升运营效率应当提上日程。在不影响养老院正常经营的条件下,应当尽最大努力去提升空间的使用率与舒适程度[2]。
2.4合理定位,展望未来
当前,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养老院的选择也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改变而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意味着养老机构的建设应当更进一步。当前我国有很多养老机构仅仅给出最简单最廉价的服务以及宿食,一些针对老人的专项服务远远不足。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养老机构一定要合理定位,注重品质,对得起消费者的信任,也给老人们一个温暖的家。
3“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介护级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
3.1合理布局,就近便利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下介护级养老机构单位只有经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才能吸引更多老年人的入住和家属的选择,才能给养老机构单位带来盈利。如此良好的环境使城区中的疗养机构床位紧张,导致郊区甚至乡下的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稀少的状况。
3.2养老机构单位的布局与其规模和经营模式相结合
对于中小型的养老机构,可充分地运用周边的公共设施,如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医院等。此外,还可以与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在医院旁或者空余的土地上建设养老机构单位,达到双赢的局面。而就大型的养老机构来说,只要具备足够完善的设施设备并达到相关的要求,就可以将养老机构建立在郊区或乡下。
3.3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可以根据情况为老年人建立公共空间,例如,在走道两旁安装公共凉亭,使得老年人活动空间增加、将锻炼房间与卧室相结合,公共与私密相结合,增加活动力。还可以实行分组管理,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将其安置在不同等级的单元楼,方便护理[2]。
3.4增加多样自选特殊护理服务
针对失能老年人的不同程度,养老机构单位应该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现阶段,多数的养老机构单位基本都是以服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护理为主,对于失能老人的康复运动和临终关怀为辅,其护理服务也不够全面,导致失能比较严重的老年人不适合入住。对此,可以完善养老机构单位工作人员的护理,提供多种护理服务,使失能老人能够自助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3.5创造人性化且舒适的内部空间环境
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在生理、心理上对人和事物比较敏感,所以,在空间设计中应偏向于人性化。多数老年人腿脚不便,应设计比较宽阔的场地。购置无棱角的家具和防滑的地面,灯光的选择也应适应老年人的特征。养老机构应合理地规划空间,使老年人的隐私既有一定的保护性,也有方便进入的活动沟通空间。
4结语
由此可见,“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健康、安全、舒适的养老及疗养环境。养老机构单位在养老建筑设计中,应全面了解建筑养老机构的意义、周围的环境是否便利、医疗服务是否具备等。在“医养结合”中找准定位,在养老院中配备医疗机构,合理地运用经费,尽量避免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就医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纪伟东,张菲菲,韩晓琳,等.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8(3):34-35.
【2】任杰.医养结合模式下的机构养老空间布局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