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找出波动的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在最低限度,消除系统性原因造成的异常波动。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这一过程就叫做质量控制。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一般从原材料、工序、人三方面做起。                                            对材料的质量保证措施:
①材料采购
⑴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用料计划表,并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进货日期、进货方式、供货单位、生产单位、检验标准和验证方式,加工定制物料的规范、图样、检验规程等技术文件名称和适用版本。同时采购屋料时,根据类别和对工程质量影响的程度,评定供应商。
⑵砂、石、砖等尚未收到检验结果而要作“紧急放行”处理,必须由项目施工负责人报告项目经理或同级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物管员对材料的使用部位做好记录。
②检验和试验控制:
(1)采购人员按采购文件组织物料进场,由收料人员收集验证进场物料的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合格证书、物料试验报告,并按规定移交质量资料。
(2)采购部门按规定对重要物料如钢材、水泥、砖、瓦、防水材料和其它需要复验的物料,指派专人按规定的方法取样送检。其余物料查验合格证和进场目测检验。
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干部、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素质,靠质量教育、靠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靠培训和优选。
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合同文件要求及工程师指定的规范、标准,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做到施工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专业性强的工作,操作者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且必须具有上岗证。
3、每道工序开工前,严格按照工艺标准要求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4、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抓好各施工队的自检工作,督促班组自检并及时填写自检记录。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确保无不合格工序。
5、按已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操作者的落实情况,各工序实行操作者挂牌制,促进操作者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意识。
6、施工中按质量标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质量记录,保证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由专职质量检查人员将检查结果及资料上报工程师复查验收。
7、每月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一次质量大检查,召开一次工程总结分析会。
8、实行奖惩制度,制定详细、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对完成预期目标的给予奖励,未完成的予以处罚。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则加以总结并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