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林业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

  [1]赵星,刘守邦.马尔柯夫理论在马尾松毛虫测报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1990’⑵:13-15.

  [2]马占青.城市污水排放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5):49-53.

  [3]于兴杰,畅建霞.基于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的径流量预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69-72.

  [4]邵传青,郭家伟.地面沉降预测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3):69-72.

  [5]范小青,蒋璐璐.季节性叠加趋势-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34(3):309-314.

  [6]姜学鹏,徐志胜,冷彬.火灾预测的模糊马尔柯夫模型[J].灾害学,2006,21(3):27-32.

  [7]韩恩贤,韩刚,薄颖生.森林火灾发生趋势及预测方法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91-96.

  [8]张斌,宿其连,金敏,孙耀东.森林病虫害的灰色马尔柯夫预测[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6,(2):116-120.

  [9]刘祖军,刘健,余坤勇.基于马尔柯夫理论的森林火灾趋势预测[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1):77-80.

  [10]曹彦,何东进,洪伟.加权马尔科夫链在福建省森林火灾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4,(3):62-66.

  [11]张嘉宾.关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计量和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1982(1):31-35.

  [12]梁美霞.福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景观生态建设[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13-15.

  [13]肖寒,欧阳志云,赵景柱,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初探,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4):481-484.

  [14]侯元兆,王请.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J].世界林业研究,1995(3):51-56.

  [15]蒋延玲,周广胜.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公益的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99,23(5):426-432.

  [16]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

  [17]余新晓,秦永胜,陈丽华,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783-786.

  [18]LY/T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S].

  [19]高香玲,初艳波,张士利.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动态变化分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2,(1):30-32.

  [20]王顺利,刘贤德,王建宏,李小兵,赵志强.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水土保持学报,2011,(5).35-39.

  [21]杨芳.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价值评估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2):186-190.

  [22]牛香,王兵.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的福建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2).36-43.

  [23]赵忠宝,李克国,曾广娟,李德成.秦皇岛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31-36.

  [24]游天根.永定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福建林业科技,2011,(3):121-126.

  [25]韩玉丽,卢育万,唐丽清,邱尔发.龙岩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14,(3):1-4.

  [26]李少宁,王兵,郭浩,等.大岗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6):58-64.

  [27]王兵,马向前,郭浩,等.中国杉木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林业科学,2009,45(4):124-130.

  [28]王兵,鲁绍伟?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417-425.

  [29]郭浩,王兵,马向前,等.中国油松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8,38(6):565-572.

  [30]侯元兆,吴水荣.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理论方法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流行概念的辩正[J].世界林业研究,2008,21(5):7-16.

  参考文献二: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张虹欧,岑倩华.国外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7,5:78-80.

  [3]CatharineWardThompson.UrbanOpenspaceinthe2lstcentury[M].Lands.UrbanPlan.2002,60:59-72.

  [4]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

  [5]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M].商务印书馆,1996:58-65.

  [6]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

  [7]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M].重庆出版社,1996:76-80.

  [8]张力.城市景观中的道路绿化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9]陈英瑾,赵仲贵.西方现代景观栽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7.

  [10]ROODHJ.Logicandstructureddesignforcomputerprogrammers[M].3rded.[S.1.]: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2001:15-20.

  [11]张阳.公路景观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10.

  [12]WorldHealthOrganization.Factorsregulatingtheimmuneresponse:reportofWHOScientificGroup[R].Geneva:WHO,1970.

  [13]DESMARAISDJ,STRAUSSH,SUMMONSRE,etal.CarbonisotopeevidenceforthestepwiseoxidationoftheProterozoicenvironment[J].Nature,1992,359:629-631.

  [14]马建业.城市闲暇环境研究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袁海龙.园林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169-170.

  [16]丁绍刚.景观设计师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259-269.

  [17]熊明.城市设计学一理论框架应用纲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53.

  [18]梁伟,谷晓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初探[J].陕西建筑,2007(3):33-34.

  [19]雷泽湘,费永俊.荆州古城墙野生被子植物名录[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6,16(4):276-279.

  [20]蔡云楠,郭红雨.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22(1):63-68.

  [21]王发曾.论我国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J].人文地理,2005,2:1-9.

  [22]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3]吕炳淑.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技,2008,12:46-47.

  [24]谷康,孙新旺,陈蓉,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2-3.

  [25]章俊华,陆伟,雷芸.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4-15.

  [26]祝遵凌.景观植物配置[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59.

  [27]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8]孙兆文.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2:18-20.

  [29]黄光宇.山地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0](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1]林儒.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J].理论科学,2008,2:104.

  [32]杨瑞卿,陈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33]陈俊愉.重提大地园林化和城市园林化[J].北京园林,2002,3:3-8.

  [34]吴艳祥.古今园林差异性比较[J].中国园林,1999(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