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目的,是审查文章的真伪、审查写作者知识掌握的深度,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景观建筑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供大家阅读参考。

 范文一

  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我的论文题目为《古村落景观特质研究--以京西川底下村为例》,论文从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构思提纲到撰写、修改及定稿,我的导师xx教授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请允许我向导师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向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直接或间接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下面我将就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缺陷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如果说,古典园林体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雅致精巧的审美追求,那么,古村落则代表了普通百姓质朴实用的居住情趣。是一种与环境高度和谐的人居模式。保存至今的古村落往往在偏远之处,现代交通不发达,与外界沟通有限。这往往源自建村先民在战时迁徙或避世的需求。正因为这样,古村落并没有在上个世纪初参与产业革命,从而将沿袭多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保留下来,成为宝贵的遗产。但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及后期,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改变,生产力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都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在改革开放十数年后,城市向周边快速发展,一大批古村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冯骥才先生曾透露过一组数据,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大地存在自然村落约360万个。十年之后的今天,数量下降致270万个,每天平均消失个数超过百个。其中许多村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古村落远不如古城、古镇集中,有规模。

  其价值也没有很好的背被世人认清。因此,楼庆西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师从梁思成先生,八十年代起投身乡土建筑及村落保护)曾言“保护古村落比保护故宫还难”.要保护,应该先理解。辨析出古村落真正的景观特质和文化内涵,才能保证保护的针对性和利用的适宜度。

  川底下是典型的北方山地聚落。保存状况较好,是首批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名录的村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识别川底下的景观特质,不仅能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也能为其他地区山地聚落的保护,提供支撑。

  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10000个村庄,大约有3000000的人口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路。

  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组合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突破口,已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渠道,可以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步伐。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的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加速旅游产业的发展。宣传标语确定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川底下村位于京西,距离城市中心约90km.改革开放初期,快速的城市化,带动了古村落的大量劳动力走出山区,进入城市寻求发展,“空村”现象开始出现,直到90年代初京郊旅游开始兴起时,“空村”现象发展到了极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川底下村免受人为的破坏而完好的保存了下来,成为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川底下人选择回到家乡,旅游接待逐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旅游的发展要求古村落改善人居环境,健全各类休闲设施。盲目的新增或改造势必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何避免“建设性破坏”的出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村落景观,辨析村落现有问题,提出合理的利用策略,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目的。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本文重点研究的川底下古村落拥有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文明,是首批进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的村落。保留了良好的山地古村落整体景观风貌。村落中的民居大部分建于明清时期,街巷空间及村落结构保存完好。这些遗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川底下位于北京近郊,旅游发展前景很好。完整保存村落景观也具有深远的文化以及经济价值。

  本文以古村落景观特质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村落重点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首先,梳理了古村落景观成因、景观构成以及景观特质的辨析方法。接下来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构成景观的各元素进行分类描述。并运用构建的方法进行辨析。最后在研究现有保护发展制度,发掘现状景观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前文梳理出的景观特质,提出相应的发展保护建议。为古村落的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作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①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川底下村历史悠久,许多传统和历史已经消失。通过阅读《北京古村落--川底下》、《门头沟文化志》等专著及其他科研文献,使作者在调研之前对川底下村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了解,同时也对本文中关于川底下村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宗教等方面的阐述提供了基础的文献资料。

  彭一刚教授关于传统村镇聚落景观研究的结构体系为本文的结构与研究走向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且逻辑清晰的研究框架。对类似题材的硕博论文的进行类比分析与研究,掌握自身研究重点,也是得出本文框架的重要途径。而具体到川底下古村落景观的研究,则主要建立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解读吸收,总结与归纳之上。

  ②实地调研法

  古村落景观具有丰富的要素和强烈的空间感,只通过文献的阅读理解得到的形象较为单薄,而难以对研究对象形成全面客观的了解。只有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将文字结合实地情况去感受和理解,才能对古村落及其环境产生最直观的感受和真实的体验,因而有助于论文写作更好的进行下去。作者针对川底下古村落以及对比村落做了实地调研,内容包括基础文字资料与图纸的收集,自然地理环境的探查,重要广场节点与重点建筑空间的测绘,乡土植物的收集与认知,古村落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地村民生活生产方式和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这种实地考察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古村落立体丰满的直观感受与文献资料的结合,使论文的写作更为顺畅。

  ③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来源十系统科学。产生十二战前后,可以横跨多个学科。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观察思考整个世界。这种方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思考从“实体为中心”发展至“系统为中心”.将整个川底下村看做一个系统。同时在不同层面又有其子系统:宏观层面主要包括构成村落山水格局和前景、背景的自然环境、村落主体即聚落建成环境。中观层面包括街巷空间、建筑格局等。微观层面主要指一些细部兀素和设施。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运用系统分析法研究川底下村的景观构成,有利十层层剖析,进行较为深入全面的解读。

  ④对比研究法

  对比研究法,作为科学几个基本的探索方法之一,是把一组具有一定相似因素的不同性质物体或对象,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通过综合比较它们在构造方面的差异(因),在性质方面的不同(果),得出这种物体或对象某性质(果)是由什么、哪些因素(因)造成的。对比研究法做为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包括南北村落的对比及村落现状与原始状况对比等。这对村落景观的形成因素的归纳、村落的发展优劣的评判很有意义。

  ⑤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研究法主要应用在关于保护现状及问题识别的部分。通过对旅游人群的抽样问卷调查及当地居民、管理人员的访谈,从不同角度辨析出村落保护的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保护及改进策略。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缺陷。

  笔者常年生活学习在南方,在感受川底下村落景观时,仅注重了传统与现状的对比,南北方景观差异的对比研究还不够。降低了论文的可读性和科学性。文中选择的两种辨析方法均以定性研究为主,文中所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比较简单(平均分排序)。另外,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在问卷调查中,样本数偏少。

  对于论文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断完善。

  最后再一次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论文并参加今天答辩会的各位老师,我的陈述完毕,谢谢!

  范文二:

  答辩委员会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建筑。我的论文题目为《区域景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区控制要素研究--以“重庆两江新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为例》,论文从确立选题、搜集资料、构思提纲到撰写、修改及定稿,我的导师朱捷教授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请允许我向导师表示真心的感谢,同时向在我硕士研究生学习生涯中直接或间接指导过我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向所有参加我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就本论文的选题原因及意义、选题背景、研究框架、主要内容及研究缺陷等方面进行简要陈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本论文的选题原因、意义及选题背景。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稀缺的公共资源,是最具有开放性和吸引力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其不仅有美化城市、修复河流生态等效果,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满足了人亲近自然、亲近水的要求,体现了河流与城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也是社会、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良好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是城市活力的集中表现和城市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承载网络,同时也是提升文化氛围、展示形象的城市重要场所。

  由于部分地区对滨水景观的打造还处于较为片面的认识中,一些城市在打造滨水区景观时侧重于防洪、水运、灌溉等价值,将滨水区环境作为工程实体看待,单一的对其中某一段进行分别设计;“滨水中央公园”、“滨水景观大道”等描绘“城市名片”的词语频频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滨水区的空间品质,但是由于设计繁琐、各种设计手法堆砌、仅注重局部等倾向,往往导致景观破碎、形象缺失、可达性差等令人遗憾的局面。例如中外驰名的京杭大运河,在滨水区更新过程中,两岸景观变得五花八门,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元素统统往上堆叠,有的河道出现了“左岸历史、右岸未来”的景观设计,有的甚至将“欧洲小镇”搬到了大运河边上。面对这些问题,排除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最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城市滨水区缺乏整体的规划控制。

  传统意义上的滨水区景观规划主要是针对物质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种以“蓝图式”的成果为最终导向的实践行为,但随着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开发商的融资能力与拓展计划千差万别,原本的终极蓝图往往只能搁置于规划阶段,无法在场地设计和空间规划中予以落实,使理想与实践出现了巨大落差。对大尺度地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来说,由于设计面积大,建设周期长,中间环节多,过程变数大,因而不能靠“蓝图式”的设计图纸一成不变地指导下位规划设计和实践。

  基于以上情况,客观上需要为随时变化的市场需求提供易于操作的规则和平衡机制,就像城市设计承担的任务一样,城市滨水区规划也需要这样一种以控制和引导为实施手段,通过规划编制一系列的“约定”的方式--达到控制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因素。当然,在制度层面进行优化探索固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但是受城市规划体制背景和法规背景的限制,这种探索任重道远,而着眼于技术层面,将视线集中于设计控制要素,在目前具有更现实的操作意义。控制要素在规划设计的运作中扮演了桥梁和媒介的角色,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可以通过控制要素对未来项目的空间形态、使用状况进行清晰的预测和控制。

  从功能角度出发,城市滨水区包括生态型、商务型、娱乐休闲型、居住型等,城市滨水区可以由以上功能单一组成,也可以是多种功能复合而成,多种功能的混合带来了复杂的景观要素,如空间的开放性、环境的生态性、绿地系统的完整性、绿色廊道、驳岸形式、天际轮廓线、交通设施、防汛设施等等。如此众多的要素使得设计显得千头万绪,因此在滨水区景观规划中,针对设计对这些要素进行选取、分类和策略探讨是进行详细设计以前最重要的前期工作。

  目前对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研究在设计方法、视觉形象方面和景观生态领域对景观结构及其生态问题的探讨方面已经做了极为详尽的研究,而将城市滨水区作为区域景观规划的工作展开整体性探索,以及相关控制要素如何筛选、规划成果如何指导下一步设计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的规划实践中开始得到重视,也有了一些相关的实践案例。

  笔者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及区域景观规划实际项目的参与,从区域景观规划的视角出发,采用区域景观规划的方法途径,综合城市滨水区的特性、问题研究,结合一个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实践案例,及以这一案例为上位规划指导落实的详细设计案例,着重探索控制要素的组成、筛选及图文导则对下位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研究的意义在于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为今后的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纵观城市河流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①前工业化时代-以自然发展为主-逐水而居依水筑城:

  “水”最基本功能是灌溉、生活供水及排水、航运功能。这一时期,许多城市选址都在江、河、海等水陆交汇处,并成为当时人口集聚及商品交易中心,同时在长距离贸易、对外贸易体系中占据举重要地位。11世纪到14世纪,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国际性贸易集市以及港口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这些滨水区最初通常是一种自发的发展态势--港口与城市生活混合,同时是贸易枢纽和军事要塞,并拥有港口、公共空间的功能。

  ②工业化时代-工厂、码头和仓库成为标志性景观-业盛水污:

  这一时期“水”的首要作用转变为交通运输、工业供水和排水功能。城市滨水区的首要职能是产业空间,工业区向滨水区聚集,产业资本对滨水空间的控制处于主导地位,滨水生活功能受到排斥。港口成为实现货物快速集散的中转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内河运输、铁路运输也主要为大城市港口区服务。城市滨水区成生产、交通核心,大量的资本要素在滨水地带聚集,带动城市进入工业化时代,同时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垃圾的排放也使这一时期的城市滨水区出现严重污染。

  ③后工业化时代-游憩和景观成为首要功能-人工治水,水清城兴: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城市滨水区经历了逆工业化的过程。资源枯竭、轮船吨位提高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使得港口和其附属产业从城市中心地段加速外迁(从城市迁移到郊区或迁往发展中国家),此时旧港区衰败,土地闲置。

  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复兴运动的发展,许多城市重新发现了旧港区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区位与土地价值,开始对滨水区进行改造。同时在这一时期,劳动方式改变带来发达国家中产阶级的崛起,市民的闲暇时间增多,因此追求回归大自然、对滨水区生态环境、旅游和休闲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前提之下,最先对城市滨水区进行再生改造成功的是北美地区(如巴尔的摩内港),此后,这种滨水区改造在世界范围内兴起(1965年以来美国就有上千个城市滨水开发案例,仅1993年日本就有63个记录在册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

  其次,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本文试图从区域景观规划的视角出发,从更宏观的层面进行统筹,对控制要素的选取、图文导则的构建、控制策略对下位规划设计的指导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以及这一案例指导下实施的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对景观控制要素在实际案例中的操作流程进行实例研究,对“控制要素”在规划设计中扮演的“桥梁”和“媒介”角色进行验证,以期对今后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论文结构遵从“提出问题--分析与借鉴--解决方法与策略探索--实际案例验证”的纵向逻辑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主要为基础研究与共性问题归纳整合,明确研究的主要对象和相关概念,归纳城市滨水区景观的特性,提出目前滨水区景观规划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首先明确了区域景观的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复合系统和操作流程,同时对三个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滨水区开发案例进行了剖析,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城市滨水区景观规的研究框架,结合景观设计的中心议题研究,提出影响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的生态、功能、形象、文化相关要素,并对其控制策略、实施方式进行了总结归纳。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第六章,通过《两江新区御临河沿岸景观概念规划》明晰景观控制要素选取、图文导则在设计中的运用,并以《两江新区御临河(影视城段)滨河绿地景观设计》对控制要素对下位规划设计的引导进行分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成果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和陈述。

  第三,本论文的研究缺陷。

  在三年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跟随导师完成的实际项目是促成论文方向的主要原因,三年的学习经历中导师传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令我受益匪浅,但是由于笔者自身在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能力上的欠缺,整个研究过程和论文逻辑难免存在一些纰漏与有待商榷之处,在研究的深度上也有所不足。论文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工作框架的逻辑建构方面、方法的抽象描述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只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改善。

  对于论文存在的这些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断完善。

  最后再一次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审阅我论文并参加今天答辩会的各位老师,我的陈述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