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用地也越来越紧张,所以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在火灾发生的时候建筑内人员的正常逃离,越高的楼层其安全疏散设计越是困难。本文从平面布置、耐火等级、安全出口、疏散路线以及灭火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越是高层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的时候其救火难度越高,并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大,为了降低人员上的伤亡,在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疏散设计更是显得尤为重要。一般电气设备不符合使用要求是造成高层建筑建火灾的主要原因,另外如:电线绝缘损坏、物品自燃、静电火花、液化石油气爆炸、用火不慎、用电设备超负荷等等原因都有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火灾事故,引起人员上的伤亡和经济上的损失。本文就实际情况针对于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疏散设计进行讨论研究,具体情况如下文。
一、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疏散的设计应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保证到建筑内人员的安全脱离,另外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具备相应的安全疏散设施。在以上的两点基本原则的要求下,在进行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时,首先需要选择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燃烧性,避免使用到会影响人员撤离的材料;其次必须要有相关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疏散引导方案;最后,要保证到人员撤离通道的安全性和相应的避难场所,这些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尽量避免出现人员的伤亡。
二、高层建筑疏散设计的主要难题
首先,建筑物楼层越高,距离地面垂直距离越远,越是高层的用户所需撤离时间也就越长,危险系数就越高,这是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主要难题。其次,由于建筑楼层高,规模大,人员多,在进行安全疏散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造成人员伤亡。另外就是建筑中防火隔火处理不到位或者说根本没有隔火措施,火势蔓延太快造成疏散困难。最后,因为国内现在消防登高车数量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并且高度有限,对于建筑楼层过高的的火灾无法更好的进行疏散和抢救。
三、高层疏散设计各部分的设计方法
(一)设计环形或双向走道
由于火灾事故的地点不确定,为了防止出现疏散通道被火势堵截,通过环形或者双向走道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比如像一些高层酒店、办公大楼、多功能大楼等等,将安全通道、疏散楼梯和电梯等布置在建筑中心,这样无论火势从哪个方向蔓延过来都可以有一条安全逃生的通道,而不至于被火灾堵在某楼层无法通过。
(二)合理的安全疏散路线
在火灾发生是,疏散路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首先,在疏散路线设计时需要尽量保证到路线简单明了,便于人员撤离,保证到疏散时间最短,同时设置指示标志指引防止疏散路线上出现混乱;其次,疏散楼梯的布置应该均匀分散,便于建筑内人员在疏散过程中最快速度逃离的,确保建筑内人员在逃离过程中是安全性越来越高。
(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口
一般在火灾当中,人们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恐慌和紧张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出现慌不择路、抱头乱串的情况,如果一旦发现安全出口被堵就无法正常的思考和自救。设置多个安全出口,并保证安全出口的光亮和疏散通道的指示路标,确保在建筑物内人员逃离时能够选择有效、合理的逃生方向,不至于引起混乱和疏散通道的堵塞。
(四)安全通道的防火、防烟效果
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电梯等设备大多会因为断电而停止运行,而安全通道就成为了人们的唯一逃生方式了。在安全通道中一般人员逃离数量较大,空间不足,如果火灾导致的烟雾再进入其中会极大的危害到人员健康、影响到逃生视野,造成堵塞的情况。设计好安全通道中的防火防烟效果是对于安全疏散工作尤为重要的一环。
(五)设置避难层或者避难间
避难层或安全间是专门针对高层建筑中万一出现安全通道被堵,无法逃离的情况下来设置的。为了保证逃生人员能在安全层或房间等待救援,首先要求该楼层或房间上下层楼板其耐火极限不能低于两小时、其他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三小时、有甲级的防火门、有足够面积满足避难要求;其次在通往防烟层的防烟楼梯要去其他层分隔开来,确保人员能安全抵达;最后,在避难层单独设置消防专线、消防电梯出口,有应急供电系统以及独立的通风排烟设施、消防栓、消防卷盘等各种必要应急措施。
(六)其他避难设施
其实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用于自救,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如:避难滑梯、避难桥、避难滑竿、救生袋,甚至包括屋顶设置可以供直升机停留的屋顶停机坪等等。这些避难措施无一不是为了等更好的帮助人们逃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火灾风险的逃生手段也越来越多,对于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方式也日益完善,安全疏散设计的灵活性也更高。
四、结束语
为了保证到火灾发生时的人员安全,特别是高层建筑中的安全疏散设计是重中之重,其中涉及到包括建筑类型、人员密度、建筑高度、建筑用途等等各种因素的考虑,这都需要设计人员谨慎、全面的考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努力,对于火灾的防范和应对一定会越来越完善,而最好的情况还是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火灾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杨先刚.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5).
[2]李伟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J].城市建设,2013(11).
[3]王婷,杨雨.浅谈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2(21).
[4]吴桂莲,佘一杰.浅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J].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11).